-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醉翁亭记》的石刻传播效应
88 参江学孝2009·4
王兆鹏王星
摘要:欧阳修滁州刻石有追求不朽、明志自励与表达政治理想三重动机;《醉翁亭记》在北宋曾三次
刻石,以苏轼书丹刻石者影响最大;《醉翁亭记》石刻不仅直接传播了该作品,还带动了相关诗文唱和,影
响到音乐、建筑等艺术部类,加强了此记的间接传播。石刻是此记迅速成为经典名篇的基石,也是此记成
为经典名篇的标志。石刻传播的文化凝定与文化衍生功能,是其它文学传播方式所无法代替的。
关键词:欧阳修《醉翁亭记》石刻传播
宋代石刻多名篇,宋代名篇多刻石,但有关这些名篇的刻石情况及石刻对这些名篇传
播的作用与影响,学界少有研究与探讨,故我们选择欧阳修《醉翁亭记》作为个案,以历
史还原的方法,探讨石刻传播对《醉翁亭记》成为经典名篇的作用与影响,以期找到一种
从微观角度研究石刻与文学的可行方法。
一、欧阳修滁州刻石活动及其动机
宋仁宗庆历五年,朝中大臣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相继以党议罢去,欧阳修上疏
相救,指斥群邪。于是政敌益恨,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其罪,贬知滁州,此为欧阳修第二
次被贬。欧阳修以庆历五年十月到滁州,至次年夏,官事与私事方才条理顺畅,“始饮滁水
而甘”回,遂构亭山间,与民同乐。
滁州虽为小郡,然山川秀美,遗迹颇多。前朝韦应物有《滁州西涧》诗、李德裕有《怀
嵩楼记》、更有李阳冰所篆《庶子泉铭》刻石山中。本朝王禹偶亦曾知滁州,作《八绝诗》
刻石山中开化寺o。自然山水之美与前人名篇石刻大大激发了欧阳修的创作热情,而阳冰篆
《庶子泉铭》更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不仅常常“徘徊其下”@,还为之作《石篆诗》,并
“封题墨本以寄二君(苏舜钦、梅尧臣),乞诗刻于石”④。苏舜钦、梅尧臣均有和诗载于本
集,虽然此三诗当时是否刊石,今已不得而知,但我们确切可知的是:欧阳修在滁州留下
了数篇脍炙人口的石刻名文,大大提升了滁州的文化品位。这些石刻包括他自撰的《醉翁
亭记》、《丰乐亭记》、《菱溪石记》,还有门生曾巩所撰《醒心亭记》。
这些文章的刻石显然受到了琅琊山中李阳冰、王禹偶石刻的启发与影响,但与后来苏
轼知徐州时的黄楼刻石活动不同,苏轼刻石乃是以石刻为纽带,通过征文刻石,推动文学
创作,壮大苏门声势,而欧阳修的刻石动机更重于追求不朽。欧阳修《石篆诗》云:“寒岩
飞流落青苔,旁斫石篆何奇哉。其人已死骨已朽,此字不灭留山隈。……我疑此字非笔画,
①③④欧阳修:《欧阳修全集》第575、2243、756页,中华书局2001年版。
②参见王禹傅:《小畜集》第33页,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8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万方数据
(t4茄孝诌》钓石纠佟播敛应
又疑人力非能为。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嵬。”。在欧公看来,李阳冰的石篆并非
笔画,亦非人力所能为,而是天地元气所结,故能不朽而长存。所谓“天地元气所结”,其
实是欧阳修对于李阳冰篆书永恒的精神文化价值的肯定,这与他对“精气”的认识颇为一
致。欧阳修论“精气”云:
星殒于地,腥矿顽丑,化为恶石。其昭然在上,而万物仰之者,精气之聚尔。及
其毙也,瓦砾之不若也。人之死,骨肉臭腐,蝼蚁之食尔,其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
其精气不夺于物,则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昭乎百世之上,而仰乎
百世之下,非如星之精气,随其毙而灭也,可不贵哉!。
又论苏舜钦诗文云:“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
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欧
阳修认为人与物之不同在于人之“精气”可以“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
永恒而不朽,而物则不可能长存,虽一时辉光,终久则必朽。苏子美之诗文、李阳冰之篆
书都是精气所化,都具有永恒的精神文化价值,而“精气”所发的文章须借文集与石刻以
成其不朽与永恒,这应该是欧阳修刻文于石的根本动机。
另一方面,欧阳修对前人的贬官生活有所反思,有意识地防止自己因贬官而忧戚愁苦
形之于文。他将这些记文刻石山中,当含有明心见志自我勉励的目的。早在景祜三年贬居
夷陵时,他曾致书友人尹洙说:“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
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
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④可见欧阳修对于前人贬谪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经济地理学》教案--第十一章.pdf
- 【精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说课稿.ppt
- 【精选】《纪念刘和珍君》导学案.doc
- 【精选】《经济学人》常用热词集锦.doc
- 【精选】《经济学人》常用词汇总结.pdf
- 【精选】《练习二十五》习题课件.ppt
- 【精选】《经济法》代理制度基础讲义.pdf
- 【精选】《经济法》法律的一般理论基础讲义.pdf
- 【精选】《经济法》说课课件.ppt
- 【精选】《经济法基础》第二章(1、2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