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近红外检测技术快速测定烟草主要化学成分-期刊.pdfVIP

应用近红外检测技术快速测定烟草主要化学成分-期刊.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近红外检测技术快速测定烟草主要化学成分 蒋锦锋1赵明月2范黎1马明1李栋1 摘要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烟草17项主要化学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收集700 个具有代表性样品的光谱。建立其相应指标的近红外模型。在所有的校正模型中,原始谱图经 过一阶导数和偏最小二乘(PLS)处理,大约43十外部样品用于所建模型的验证。烟草中总挥发 酸、总挥发碱、石油醚提取物总量、石油醚提取物中性成分、多酚、淀粉、纤维素、硫酸根、 pH值、灰分、水洛性灰分碱度、总糖、还原糖、总氪、总植物碱、氯、钾等17项指标的预测标 准偏差(RMSEP)分别为0.020、0.009、0.402、0 17项烟草化学指标时均可以替代经典化学方法。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方法,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 用将为烟草行业节省大量的资金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近红外;烟草;快速分析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方便、高效、低成本的绿色分析技术。其 分析简便、快速、低成本、无污染及样品的非破坏性和多组分同时测定等优点,已受到人们 的广泛关注。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纺织、制药、石油、化工、酿酒等行业的品质监 测、控制和相关研究。 1968年,McaureuJ首次应用近红外(NIR)技术定性研究烟叶的透射比。而后Mc. clure【2.3j、}Ia商d【4J和Bense等【纠先后应用NIR光谱法检测烟草中的还原糖、多酚、生物碱和 型,并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国内烟草行业应用近红外开始于1995年【11J。目前已经完成了部分指标的研究。并且国 内少数烟厂已经开始应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技术快速测定烟草中常规指标。为了正确地延伸 和评估该项技术,本文对烟草中17项主要化学指标进行了研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 进一步实现现场评价烟叶品质,提供了快速的分析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和软件 Antaris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美国ThermoNicolet公司),配有积分球漫反射采样系 统、lnGaAs检测器、Result光谱采集软件、TOAnalyst6.2智能分析软件和≠4.8cm石英杯等; BP一211D型电子天平(感量o.01,德国赛多利斯公司)。 E 作者简介:蒋锦锋,1979年till,颈士。主要从事烟草常规分析。E—trail:jj g@脚瑚.corn.mo 455 1.2实验样品的选择和制备 实验样品选取了云南、贵卅I、福建、河南等19个省上中下部位的烤烟共计700多个样 品。将样品放人烘箱内,40。C排气烘烤2h,然后去梗磨碎过40目筛,控制含水率在 6%一10%之问。 1.3标样的采集 取约1lg烟样,装入石英杯中,用2809的“图章”形压样器压平杯中样品后,放到光谱 72次。 1.4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参考标准方法测定700多个烟样的总挥发酸、总挥发碱、石油醚提取物总量、石油 醚提取物中性成分、多酚、淀粉、纤维素、硫酸根、pH值、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和水 溶性总糖、还原糖、总氨、总植物碱、氯、钾等17项指标的含量,将所测的化学数据和 近红外谱图按一一对应的原则,带人丁Q 6.2分析软件,采用P岱方法建立 Amdyst 模型。 采用PLS建立校正模型时,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确定建模需用的主因子数目。在计算 多个主因子时,第一主因子最重要,随着主因子数的增加,重要程度依次降低,以至最后的 几个主因子反映的是噪声信息。然而如果建模时采用的主因子数过少,就不能反映未知样品 被测组分产生的量测数据(如光谱)变化,其模型预测准确度就会降低。如果采用过多的主因 子建模,就会将一些代表噪声的主因子加到模型中,使模型的预测能力下降【I“。本实验采 用的预测残差平方和(PRESS)对该模型的主因子数作图,当预测残差平方和最小时的主因子 数即为模型的最佳因子数。 2结果与讨论 2.1光谱数据的采集 中x为漫反射体的吸收系数,它是由于物质对光的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