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把自己不喜欢的人踢出局
如何把自己不喜欢的人踢出局
我们在自己人生的经验中,常常有这种经验,在工作中、在婚姻、在感情或在家庭中,总是有某些人会重复出现在我们的经验当中,让我们感到非常的不愉快,我们很想避开他却避不掉,想要推开他却推不掉。我们就感到非常的气馁、非常地无力,我们越用力推开他,我们越是用力地避开他,这个人和我们粘得就越紧,我们越用力,这个人反倒越是繁密地出现在我们的经验当中。
到底我们要怎样做,我们才能把这个人从我们的经验当中踢出局。
这种情况的产生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吸引定律。吸引定律告诉我们说:同频共振,同质相吸。如果一个人他会介入你的经验,并且重复地出现在你的经验,那不管表面上的原因跟过程是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你跟他达到了共振、和鸣。
什么是所谓的共振、和鸣呢?比如:一个人身上有十个特质,这其中有8个对你来说是优点,有2个对你来说是缺点,这两个缺点呢,一个是很贪心,一个是很小气,而你这个人偏偏最讨厌别人贪心和小心,于是你常常在你自己的心中不知不觉你会想到这个人有多贪心,有多小气,想到你多么讨厌这个人,你心目中有非常多这样的记忆,他怎么样子对你贪心,怎么样对你小气,并且你观察到他对别人怎么样子的小气、怎么样子的贪心,如果别人问起你对他的看法,你很少会去描述他那8个优点,但你会非常集中而且充满很强烈的负面情绪去向人家述说他的这两个缺点。
任何东西不管是你要的还是你不要的,只要你持续地聚焦,你都会得到,这就是创造定律。所以当你持续地聚焦到这个人的缺点的时候,你就和这个人缺点达到了共振。当你想这个人不好的时候,你就不断地在吸引、不断地在激活他对你重现他的缺点,不管这些缺点是你要不要的,不管你这个聚焦的过程本身你是否察觉。
我们聚焦的都会放大,并且吸引更多,当这个人身上如果有十个特质,而你偏偏只聚焦在他那2个特质时,而那2个特质刚好对你来说是缺点,于是每当你一想起他的这个缺点,或者是你观察到他那2个缺点,你产生很强烈的负面情绪的时候,那表示你正在持续地激活他的这个部分,这个你不要的部分,当你产生负面情绪时,其实也是告诉你正在创造一些你不要的东西。
所以如果这个人有十个特质,而每当你想起他的时候,你只是聚焦在他的2个缺点的话,那这个人他没有的选择,在能量的层面上来说他没有的选择,他和你的互动必须以这2个缺点做为核心。换句话说,他面对到别人的时候,他可以展示其它的8个优点,但他面对到你的时候,他没有的选择,他只能够向你展示他那2个缺点——是你创造了他的缺点。这不是说这个人身上所培养出来的缺点是你帮他培养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这个人身上有十个特质,而这十个特质到底什么特质向什么样的人展示,这个是由他身旁的人所决定的。假如这个人十个特质中那8个特质是优点,优点中有一个是特别乐于助人的,好,如果有一个人S和他相处,S常常想到他乐于助人这个特质,并对这一点满怀感恩、常想到自己能有这么好的朋友来帮助自己,这样一想就觉得很幸福。你将会发现当你和S一起坐下来喝茶聊天,说起这个人时,你们对他的看法会截然不同。你所看到的他是非常贪心,非常小气。几乎这两个特点已概括了他的所有8个优点,但对S来说会觉得这个人很乐于助人,S从来不觉得他小气、从来不觉得他贪心。所以我们大家都会有这种经验,当我们跟某某人聊起另一个人时,奇怪,我们会发现我们对同一个人会有非常非常大的不同的观点。而且我们各自都能举出足够事实去支撑自己的观点,那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吸引定律,一个人如果他拥有十个特质,你聚焦在他身上哪个特质,他就会向你展示哪个特质,直到你改变焦点。所以在人际关系方面,如果一个人你觉得他很讨厌,他所展示给你的特点对你来说都是缺点,你持续地这样去想他,这样去看他,那你们之间的关系只能恶化,没有机会改善,因为你所聚焦的,你将会放大,你将会吸引,并且得到更多。
当你尝试说你想要很用力的把这个人从你的经验中推出去,你就陷入了一个陷阱,你将会发现:你是徒劳无功的,而且你得到的将是一个反效果,换句话说,你越用力推出去,那反作用就会越强大地弹回来。
一个人你越用力想把他排挤出去,那这个人将会在你的经验范围中跟你粘得更紧。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总结,的确冤家路窄。我们越不想见的,越讨厌的人,越是能常常见到这个人。越想避开越想推开的,越是避不开,越是推不开。我们就会非常好奇地纳闷,这是为什么?
这是吸引定律。因为你所聚焦的你都会吸引他,你会留住他,你会把这整个人在你的经验范围内凝固,他出不去,而这不是他的责任,这是你自己的责任。不管你能够找到多少的事实依据去支撑你自己的观点,这个人是多么多么的讨厌,这个人是多么多么的坏,你是多么地讨厌他,多么多么地不想要见到他,你都对,因为吸引定律让每个人都是对的。但是同时我们要了解到:为什么其他的人,为什么在你眼中,这个所谓那么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