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华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近代华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樊如森
? 2012-11-28 17:30:30 来源:《史学月刊》2010年第9期
内容摘要:“北洋三口”对外开放以后,华北地区的主体经济要素,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了空间上的位移,此前以北京和省府县城为经济中心城市,以驿道和运河为主要交通途径的传统国内政治经济网络,向以天津、青岛等通商口岸为经济中心城市,以铁路、公路、海运、电信为主要交通途径的现代国际市场经济体系转化。到1920年代,华北经济区的空间范围,由此前以北京为中心城市的直隶和运河沿线地区,拓展到以天津、青岛为中心城市的山东、河北、山西、察哈尔、热河5省,以及河南省和江苏省的黄河流域部分。这一整合造成了华北新的区域经济差异,但加速了该地区农、牧、工、商等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及其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提升了华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适应了近代以来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经济地理 经济中心城市 华北 近代 作者简介:樊如森,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华北地区长期以来就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核心地区之一,近代则是其经济变革的关键时段。因此,对于华北近代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自然成为中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从所涉及的区域范围来看,既有以一个城市或较小区域为剖析实例的细部探索,也有以一省或数省为研究对象的宏观考察。仅就宏观尺度的成果而言,除了数百篇的专题论文外,尚有数十部的研究专著。而其中实证性和原创性较强的专著,又当属中国大陆学者从翰香主编的《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995年版)、刘建生等5人合著的《山西近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徐永志的《开埠通商与津冀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庄维民的《近代山东市场经济的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陈为忠的《山东港口与腹地研究(1860—1937)》[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张利民的《华北城市经济近代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樊如森的《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1860—1937)》(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台湾学者叶淑贞的《天津港的贸易对其腹地经济之影响(1867—1931)》[(台湾大学经济研究所1983年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等、日本学者田中忠夫的《华北经济概论》(姜般若译,北京出版社1936年版)、内山雅生的《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李恩民、邢丽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山本进的《环渤海交易圈の形成と变容——清末民国时期华北·东北の市场构造》(东京:东方书店2009年版)、顾琳的《中国的经济革命——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王玉茹、张玮、李进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栾玉玺的《青岛の都市形成史:1897—l945——市场经济の,形成と展开》(京都:思文阁出版2009年版)等、美国学者马若孟的《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变迁》(叶汉明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彭慕兰的《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马俊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等等,这些专著皆从不同侧面探索了近代华北的经济发展过程。以上成果深厚的学术积淀,自然使华北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走在了中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前列。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已有研究大多只注重从时间维度上考察近代华北经济变革的纵向历史画卷,而缺乏对华北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产业结构调整、市场格局演化、华北在全国经济地位变迁等课题的空间维度探索。深层剖析上述历史经济地理命题,有助于华北地区相关学术研究与建设实践的进一步开展。 一、近代华北经济区的空间范围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分野,使得不同学科对华北空间范围的界定,存在着很大差异。【1】笔者长期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认为近代华北经济区的空间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影响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核心要素(如交通、市场、产业、城市等)时间的变迁和空间的位移而不断发生变化。1860年代以前的华北区域经济格局,是以北京和省府县城为经济中心城市,以驿道和运河为主要交通途径的传统国內政治经济网络(参见下页图1)。到1920年代,逐渐变成了以天津、青岛等通商口岸为经济中心城市,以铁路、公路、海运、电信为主要交通途径的现代国际市场经济体系;相应地,华北经济区范围也由此前的以北京为中心城市的直隶和运河沿线地区,拓展到以天津、青岛为中心城市的山东、河北、山西、察哈尔、热河5省,以及河南省和江苏省的黄河流域部分。这一区域基本是依据市场规律形成的,具有较高市场依存度,是本文所关注的近代华北经济区的空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贸易部管理制度.doc
- 资料跳山羊教案.doc
- 资本交易事项企业所得税处理.ppt
- 资金管理及财务支付审批制度.doc
- 资料阳光棚施工组织设计.doc
- 资金过桥与现金赎楼业务商业计划书.doc
- 赞身边人讲身边事演讲稿.doc
- 赢在行动.ppt
- 起点的签约协议.doc
- 赞美老教师演讲稿.doc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