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与海南文化的关联性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民与海南文化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文化的传导和扩散离不开载体和媒介,文化载体在不同地域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移民历来是文化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即基于各种政治、经济或重大事件的背景下人口源源不断地从一地迁移他处,移民的流动带动区域的交流和融合,进而通过文化传播带动移民迁入地的文化发展,同时,文化传播是双向的,移民在迁入地进行文化输出的同时也会受到迁入地文化的反向渗透,输出地和输入地主客之间的强弱对比决定了是外来文化的平移还是本土文化的延续,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来自文化相对发达地区的、本身文化素质比较高并且拥有政治、经济优势的移民。当移民到达迁入地,新的先进的文化必然受到某种程度的认同,与迁入地文化产生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融合进而达成共识。本文论述海南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其人口数量、分布及构成,藉此探讨移民对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移民;海南文化;关联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海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孤悬海外,与大陆长期隔绝。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路径与大陆文化迥然不同。传统的文化传播渠道多是沿着江河或平原开枝散叶,文化的形成和拓展有鲜明的标签;海南作为独特的海岛地貌,加之海南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传统的大陆文化传播模式受阻,内部传播渠道无法实现,需要借助强大的外力推动,其中一个重要助力就是外来移民,通过移民浪潮的推动,实现文化的被动传播。[1]一直以来,海南作为华人向海外移民的主要人口输出地而备受关注,但是,外来人口的迁入海南这一历史现象同样应予以重视。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南移民   在海南的历史上,不同时期受到不同诱因的影响形成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海南地方文化的塑造和扩散均与与几次大规模移民浪潮息息相关。   首先是古代移民,这一阶段贬官流民是其基本形态,且多以被迫移民为主。秦汉时期是海南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汉族人口迁移,迁入地是临高和儋州等地,以此作为中心向岛的北部、东部和南部扩散,据《汉书》所载,全岛“合十六县,户二万三千余”,将户数换算成人口,当时岛内人口总数近十四万人。其中以军事人员、官职人员、商贩和犯人为迁入主体。汉族人口的流入,逐渐改变原有的人口分布转而形成汉在外、黎在内的分布格局,为海南文化从外向内的传播路径奠定了基础。[2]   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局势动荡,战乱频仍,受到战乱和饥荒的影响,无数中原人口向南迁移,掀起移民浪潮,魏晋朝以后,中原多变,官宦之家多迁移出走,地处最南边的海南受到波及,大量俚人集中迁入,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女英雄冼夫人。人口迁入为海南注入新鲜血液,岛上始有奴隶制度,岛内人口活动范围不再局限在西北,转而流入南部和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唐宋时期,中原王朝对海南的地方控制进一步强化,官员和军队数量均有所增长,唐朝贞元五年(789年),置琼州下都督府,领琼、崖、儋、振及万安五州,“五州戍卒五千”[3],与此同时,战争持续致使人口流动频繁,逃亡南部沿海地区求生人数激增,汉族移民岛内的人口进一步增加,分布范围愈加广泛,格局也相对固定,汉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外围,俚人主要在内部的局面基本形成。有宋一朝海南的内陆移民已达十万之多。这一时期的移民中有相当数量的文人,或贬谪于此,或自发前来,为岛内文化振兴带来曙光。这些移民力量的流入有力地提升海南的开发进度。   明代,海南人口数量再次迎来大的飞跃。基于抵御倭患和平定岛内黎族反抗的考虑,明朝的军事移民增长迅猛,设置卫所制度,?v岛常备军万余人,“三分守城,七分屯田”[4],闲时耕种、占时参军的兵民合一制度。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岛内人口总数已达29万余,除了数量增加之外,岛内人口分布也发生较大变化,人口涌入导致人地矛盾显现,导致大量人口向东部迁移,至明末,东部人数超过西部,这一格局为后来历史发展奠定基础。至清朝,两广、客家人迁入海南,成为海南移民的主力。乾隆十八年(1753)年颁布《敕开垦琼州荒地》,引发客家人海南移民潮;海南人口已高达217万人,人口统计特征呈现出新的特点,当时统治者歧视少数民族的政策居多,多民族聚集因而民族矛盾突出,苗族、黎族、闽人和汉族交融,汉族和黎族多在沿海地带圈地定居,苗族多在偏僻处流徙,闽人南迁岛内,多在海南岛东北部立足。海南移民数量迎来高峰,清中叶,海南岛内的移民数量已经增加217万。[5]   第二阶段的移民发生在解放以后,此时自主自愿移民比例依然较小,出于开发边疆扩大生产的实际需要,政府强制性移民居多。其中最主要的移民浪潮是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南下开发热潮的带动,大量人口南迁,五十年代的专业开发和垦荒浪潮和六七十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海南的开发和建设贡献巨大。   第三阶段的移民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