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互动下的丧礼变迁——以湘南灵官殿村为例.pdfVIP

国家与社会互动下的丧礼变迁——以湘南灵官殿村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6卷 第 6期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Vo1.26No.6 2013 年 11月 JournalofZheiiangWanliUniversi November2013 国家与社会互动下的丧礼变迁 — — 以湘南灵官殿村为例 吴鹤群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 要:丧礼在传统社会 因备受民间推崇与国家重视而得 以延续数千年 。新 中国成立之后 ,传统丧葬仪式经历数次 变迁并曾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复兴。然而某些地区的丧礼却在复兴之后走上了一条全然不 同传统 的仪式再造之路。笔者通过考察灵宫殿村丧礼的建立、改革、中断、复兴 以及再造的过程 ,结合一定历史时期的社 会背景进行分析 .展现了国家与社会互动在推动丧葬仪式变迁之中的重要影响。 关 键 词:丧礼 :仪式变迁 ;国家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l一2250(2013)o6—0o67—05 丧礼作为生者与死者的告别仪式,在传统社会备受民间推崇与国家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文 化大革命时期疾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令传统仪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许多传统仪式在此期间中断或 消失 。2O世纪 80年代之后 ,国家权力逐渐撤出民间生活 ,丧礼在多方力量的博弈下得 以复兴。然而在新 时期 ,某些地区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是仪式 的原貌恢复 ,而是一副光怪陆离的再造景象 。2006年 《焦点 访谈》报道了江苏某地流行在丧礼上跳脱衣舞,一时间舆论哗然,事实上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类似 的仪式变迁—— 一边是死者冰冷的尸体 ,一边是丧礼上 的狂歌劲舞。 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区的灵官殿村便是这种变迁当中的一例。从 2012年到 2013年上半年 ,笔者多 次返 回灵官殿村进行实地调查 ,目睹了丧家为了达到在丧礼上聚集人气的 目的,不惜购买奢华的棺木 、 昂贵的寿衣等各种能赚足眼球的丧葬用品,同时请来歌舞团在丧礼上表演小品、热舞等五花八 门的娱 乐节 目,与传统上悲壮肃穆的丧礼形成 了巨大 的反差 。传统丧礼何以变迁如斯?这种变迁发生在社会剧 变的历史背景之下,在这种独特的仪式变迁过程 中国家与社会发生了怎样的互动?这些无疑是有待研 究的重要课题 。笔者拟从 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来考察灵官殿村丧葬仪式的变迁过程 ,以期探索丧葬 仪式变迁的背后逻辑 。 1 建 国前灵官殿村 的丧葬礼仪 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 ,人们即开始对死者 的尸体进行有意识的埋葬 。原始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仍 然存在 ,灵魂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必须善待死者的尸体 以取悦灵魂 ,防止恶灵祸害人间。灵魂以及灵 魂不死观念的出现引发了原始人以安置灵魂为 目的,以处理尸体为手段的仪式。进入新石器时代后 ,对 于鬼魅世界的想象进一步升级,人们认为氏族首领在冥冥之中仍然掌权 ,既可 以降福 。也可以作恶,这 种观念成为了之后丧葬具有等级色彩的源头。春秋战国之际,封建等级制度开始形成,各路诸侯在生前 穷奢极欲 ,妄想死后也能展示 自己的赫赫权威 ,由此建立了一套等级色彩鲜明的丧葬礼仪制度。以反映 先秦时期社会思想的 《礼记》为例,其中对 自天子至庶 民的各种丧葬仪式进行了十分明确的规定。秦汉 时期 ,集权的君王政权建立 ,新的爵位等级制度推行 ,无墓不坟并且等级分明,爵位越高坟头越大。陵寝 收稿 日期 :2013—10—17 作者简介:吴鹤群 (1988一),湖南邵阳人 ,浙江师范大学 2011级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 向:农村社会学 。 · 67 · 2013年 11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的建设及朝拜祭祀的礼仪 ,作为推崇皇权和维护身份等级制度 的一种手段被后世的统治阶级所仿效 。 在整个封建社会得到延续。Ill于是 ,一种来 自于民间的文化 ,经 由国家的肯定与制度化并重新推向社会。 在文化大一统 的封建社会 ,灵官殿村作为一个普通的汉 民族聚居地 ,在丧礼文化的发展上传承了 国家的主流文化。丧礼在结构上大体包括 “报丧”、“易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