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韩两国公共外交深层障碍和应对之策
中韩两国公共外交深层障碍和应对之策
摘 要: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政府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近些年来两国关系由“暖”变“冷”,与两国公共外交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正视问题的存在,理性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中韩两国公共外交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韩国;公共外交;深层障碍;应对之策
中图分类号:D5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010-04
公共外交是指“一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由中央政府或者通过授权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部门,委托本国或者外国社会行为体通过传播、公关、媒体等手段与国外公众进行双向交流,开展针对全球公众的外交活动,以澄清信息、传播知识、塑造价值,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实现。”[1]7中韩建交以来,两国政府积极开展相互间的公共外交,以“韩流”、“汉风”为标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两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并非万里无云,近些年来两国民间关系龃龉丛生,逐渐形成一股“反华”、”厌韩”情绪,两国关系由“暖”变“冷”。这种局面令人始料未及,与两国公共外交的初衷背道而驰,也是今后两国公共外交不可回避的问题所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公共外交的顺利发展,进而影响两国关系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所以,正视问题的存在,理性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中韩两国公共外交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两国关系由“暖”变“冷”的标志性事件
1.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事件
2005年11月25日,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国内虽有不少专家指出韩国“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不一样,但还是有很多中国人坚持认为韩国“申遗”是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抢注”。
2.“东北工程”
“东北工程”是一项研究古代中国东北历史的学术研究项目,其中涉及古代高句丽国的研究,中国学者认为高句丽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建立的古代地方政权,但韩国舆论大哗。中国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学术研究,但韩国人认为“这是剥夺原本属于韩国的高句丽历史,使韩国人失去其民族的根”[2]58。2007年长春亚冬会上,韩国运动员举起白头山是我国领土的纸片,现场一片大哗,引发中国网民一片愤慨,韩国则欢呼叫好。两国人民间的敌意增加,距离变远。此后又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后续事件不断。
3.后续事件
如:汶川地震,部分韩国网民“恶言恶语”;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过程中中国留学生与韩国反对中国西藏政策等的集会者发生肢体冲突;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遭韩国SBS曝光;历史名人之争(中国一些媒体报道说韩国教授称孔子、李白等是韩国人,引发中国网民愤慨,后韩国声明经查均无事实依据)[3];汉城更名首尔、李明博取消青瓦台凤凰标志,一些中国人认为这是在“去中国化”;中韩文化贸易不对等,中国积极引进韩国影视剧(如2002年67套,2005年超过150套)时,韩国却严格保护本国市场。2000年《还珠格格》在韩国收视率压倒其本土电视剧,引起韩方警惕,此后很少引进中国电视剧。近几年韩国三大电视台每年引进的作品量只有5%,其中以美国电影居多[11]。中韩两国文化贸易严重不对等现象,招致中国公众特别是演艺圈的不满和对“韩流”的抵制。
4.李明博“亲美疏华”的外交政策
李明博当选韩国总统后提出了“亲美疏华”的外交政策,宣称要修复和巩固韩美同盟,酝酿恢复美韩日三国安全协调机制,将朝核问题上的中韩密切合作模式转变为“美主韩辅”的路线等等[4],为中韩两国关系发展投下阴影。此后,发生“天安舰事件”(2010年3月26日晚)、“延坪岛炮击事件”(2010年11月23日),韩美加紧联合军演,如2010年11月底,美海军“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空母舰驶入黄海,参加旨在“针对”朝鲜的韩美联合军演,这不仅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中美间的地缘政治矛盾也激化到了不可回避的境地。
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6月的调查显示,天安舰事件后,韩国对中国持正面印象的民众只占38%,负面印象占56%。与此同时,《环球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韩国印象调查,结果对韩国持负面印象的中国网民竟高达95%,可见两国民间敌对情绪之甚[5]。
二、两国关系由“暖”变“冷”的深层原因分析
1.经济关系变化导致民族心理的变化
两国经济关系的变化,导致了两国部分国民的民族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其中“自卑”与“自大”的心理相互交织、反复作用,对两国国民的自我身份认同起到了很大影响作用。
韩国人的“自大”或者说“优越感”来源于比中国较早实现现代化。中韩建交初期,韩国的综合国力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银行业面临资源配置调整与去杠杆化挑战.doc
- 中国风电发展制约因素和应对策略探究.doc
- 中国饮食名称异化翻译策略浅谈.doc
-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度建设必要性.doc
- 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进展.doc
-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探析和对策.doc
- 中国高速公路特许经营制度困境和突破.doc
- 中外公务员录用制度对比.doc
-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职业指导和思政教育融合思索.doc
- 中外合作办学和省属高校教育国际化对策探究.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