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幼儿舞蹈《我可喜欢你》浅议幼儿交往能力发展
从幼儿舞蹈《我可喜欢你》浅议幼儿交往能力发展 摘要:2009年末,在CCTV第五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的颁奖晚会演出现场,由著名少儿舞蹈编导曹尔瑞老师编导的低幼舞蹈《我可喜欢你》一出场便吸引了全国电视观众的眼球:一群天真烂漫的4-5岁小女孩儿,身着白纱裙红兜兜、不仅用拥抱、亲昵等童稚天真的动作向同伴表达彼此的喜爱,还不停的呢喃着:我可喜欢你、你喜不喜欢我?……这些本色、童真的语言和表演把孩子们渴求融入集体、渴望被同伴喜欢、认同的心理需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幼儿舞蹈;《我可喜欢你》;交往能力;发展阶段;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70-01
虽然舞蹈所表现的主题和情节很简单,但许多观众看后对其中直白童真的配词感触深刻,让人听了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感觉这些话又都是我们童年时曾经说过的话。从这些对白中我们可以强烈的感觉到幼儿在游戏、生活不断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交友愿望在不断的增长,交往能力和社会性也不断增强。透过这个舞蹈简单的对白,我们来看一看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一、“我可喜欢你、你喜不喜欢我?”
2~3岁的孩子往往会很直接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正如“我可喜欢你”,但一般不强求对方的回应,这一阶段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虽然有强烈的交友愿望,却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即使是玩玩具,他们也是各玩各的,很少合作,也不太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曾见到这样可爱的一幕:两个2岁半左右的同龄宝宝在一个西餐店相遇了,男宝宝看见女宝宝,不由自主的走过去,俩人都不说话,但都笑眯眯的看着对方,在双方妈妈的提醒下,男宝宝说:“你好,妹妹”。男宝宝的妈妈问:“喜不喜欢妹妹呀?”男宝宝连忙点头:“喜欢。”但当妈妈提议要他把手里的糕点分给妹妹时,男宝宝却不愿意、转身走开。作为旁观者的我很被这纯洁的相遇感动,这个喜欢同伴而不愿和同伴分享的画面一直让我难忘。他们已经向对方发出善意的交往信号,但还不具备交往的能力,这也是他们自身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等到再大一些,他们就有被别人喜欢、认同的心理需求了,他会慢慢体会到如果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会得到别人的喜欢的。
二、“我的东西让你吃你喜不喜欢我?我的东西让你玩你喜不喜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能以自己的感受去理解同伴的感受和需求时,他们的交友愿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交往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3~5岁的幼儿特别喜欢和同伴交往,因为同伴不仅和自己一样有相当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共同的兴趣点,还能为自己提供在父母和家庭那里学不到的感受和经验,而且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社会化和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从这句对白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正努力的为自己创建积极的同伴关系,而这一阶段孩子与人交往的最大特征就是以食物和玩具构建自己的朋友圈,他认为朋友就是自己喜欢的人、愿意和自己一起玩、一起分享食物的人。他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会日渐体察、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知道如何获得同伴的认同和喜爱,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努力建立和同伴的友谊发展,体现出亲社会行为的发端。一个5岁的男孩子在出去找小伙伴玩的时候拿了好几把玩具枪,找到小伙伴后给大家一人发了一把,同伴们都很高兴,在游戏时候自然推举他当司令。其实并没有成人教他这样做,是他自己在和同伴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悟出了其中的交往“潜规则”,才不顾妈妈的劝阻拿着一堆枪冲出家门。
三、“我会和你做游戏你喜不喜欢我?”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在成功的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是与人相处。而游戏则为孩子提供了与人相处的最佳机会和社会课堂,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任何类型的游戏都有助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通过在游戏中与同伴、环境的互动以及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会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步理解角色的责任并了解与人交往的准则和方法。另外,通过共同游戏、制定并遵守规则,幼儿会慢慢理解怎样和同伴合作会使游戏更有趣味,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分享、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别人才愿意和自己做朋友,知道与别人合作游戏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朋友和愉快体验。积极参与游戏的孩子会拥有日益扩大的朋友网络,交往能力会得到飞速的提升,平时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听到孩子们说这样的话:咱们一起玩吧?你带我玩不带?你们带我玩吧!……足可以说明孩子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认同的心理需求非常强烈。
四、“我勇敢、我不哭、你喜不喜欢我?”
人格心理学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孩子亦是如此,但他们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限制,还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他们往往是通过成人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所以,幼儿的自我评价还依赖于他人――喜欢自己的人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