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家思想在高职学生职业伦理教育中应用
儒家思想在高职学生职业伦理教育中应用 职业伦理指的是从事一定工作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要求与行为规范。不同职业的职业伦理内容不尽相同,基本面上却大致相同。
资料显示,在回答问卷“你认为什么样的大学生受企业欢迎”时,96%的人选择了敬业,98%的人选择了诚信。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伦理教育问题重重,概括起来,有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社会精神风貌的巨变,使得旧有伦理道德面临巨大危机。为了应对职业伦理危机,有识之士提出了两种途径:一是借鉴西方文化的成果,言必称涂尔干、马克斯“我们需要寻求自洽的发展模式和本土的价值诉求,全盘西化、照搬西方和完全复古都是不合适的……要立足于批判继承传统的职业道德观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观,不能完全脱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这一历史基础”。形式上,高等教育的职业伦理教育大多停留在高堂讲章阶段,方法单一,脱离实际,造成学生“认为在提升就业力与专业学习上并无法感受的功能,亦即认为接受伦理教育有所助益的比率甚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充分调动我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精神资源,尤其是儒家思想,通过课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学生职业伦理教育提供新内容与新方法。
我们说的“儒家思想”,主要指“四书”,其中,又以《论语》、《孟子》为主,《大学》、《中庸》为辅。这些著作所包含的“儒家思想”,与《公民道德教育实施纲要》中职业伦理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多有共通之处,是学生职业伦理教育的重要抓手,简述如下:
第一,积极入世。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中都有积极、入世的担当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看来高不可攀,实是树立人生的理想。《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希望每一位以成为仁人君子为目标的读书人,能够从自我修养开始,推己及人,从“独善其身”向“兼济天下”的跃进,最终“内圣外王”,实现家国天下的治世抱负。
儒家思想强调“有为”。《周易》乾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这个意思。儒家先哲力倡行动,且本人也是响当当的行动派:孔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观念,孟子也有类似的经历。所谓“坐言起行”,行动与观念保持一致。又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行动高于言论。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肯定了行动。时至今日,“神马都是浮云”式的虚无主义盛行,信仰缺失,不少人浑浑噩噩,对国事家事天下事充耳不闻。这正要借力于儒家积极入世的担当精神,帮助学生重拾信念、重树理想,以积极的行动改变现状,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上与职业伦理中“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相应。
第二,以人为本。孔子本人“温良恭俭让”,提倡“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邻里和谐,这种做人的工夫,远比“学文”之类知识积累的工夫来得重要。孟子讲的仁义礼智四端,说出了人性向善的道理;又说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说出了推及人的道理。人性向善,又能推己及人,于是便产生了理想社会的图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就是善。孔子把这种与人为善的心理称为“仁”。
一般认为,仁包含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消极的一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这种观念看似消极,实则避免了“己所欲施于人”的强迫症。能做到这一点,已属不易。积极的一面,“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事事行得通。孔子跟子路谈君子,提到三个层次: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一个层次,可以说是消极的保有自我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推己及人,通过自身的修养,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已有“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的积极意味。第三个层次,修己以安百姓,这是儒家君子的最高理想,孔子认为尧舜恐怕还做不到。
从职业伦理的角度看,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可分为修己与安人两个方面。修己应做到“言寡尤、行寡悔”。安人则要与职业领域里各类角色实现适当的关系,这便是孟子所说的“善”。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简言之,忠即对事恭敬,恕即对人宽宥。对待上司、同事、下属、客户等等,抱有同情心与同理心,推己及人,则能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在竞争的环境中既保持自己的个性,又与人和谐共处。“和而不同”就是这个意思。以上与职业伦理中“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相应。
第三,忠信。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信,言出必行,诚实守信。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的前两件,便是忠信。从《论语》的记录可知孔子对忠信的重视:“子以四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