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民道德价值体系建设视阈下高校德育工作
全民道德价值体系建设视阈下高校德育工作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逐渐解体,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中华儿女不断探求拯救中国的新道路,历史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建国以来,共产党人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政治体系,架构了中国基本的政治体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发展完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但在文化领域,特别是道德价值体系的建设方面,我们面临的挑战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一、关于全民族道德价值体系重建的思考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道德价值体系受到莫大的挑战,经过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乃至文革,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已经崩塌。以基督教义、法治理念和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西方道德价观念在民国时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不可否认它曾对我国文化道德价值体系的重建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脱离中国实际,无法适应中国大众群体的需要而很快被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念取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自马列主义传入我国至今,社会上并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道德价值体系。从历史上看,我国儒家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跨越了战国至西汉近六百年的历史,其发展完善贯穿于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当代西方资本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也有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其初步形成从文艺复兴至法国大革命的成功也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同样,建设相对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
在旧有道德价值体系崩塌与新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之间的过渡阶段里,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会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状况。中国的改革开放后,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再一次传入我国且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在不良的道德观念影响下,人们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出现了经济建设高歌猛进,但道德水平却止步不前甚至倒退、滑坡的现象。这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反向发展的悖论,在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还会继续,并且会广泛而深刻影响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们,大学生也不例外。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大学生本是有文化、有内涵、高素质、先进文明的象征。而近些年来,大学生群体也出现了许多道德方面的问题,损害了大学生在人们眼中的形象,一些大学生甚至越过了道德的底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令人扼腕的同时也发人深省。当下大学生群体出现的道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主意识对大学生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所倡导的主体意识逐渐为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变得有主见、有个性,对比以往大学生的千人一面,当代大学生显得更加自信。自主意识的发展促进了当代大学生自尊、自主、自强人格的形成,但如果控制不好程度,便会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淖。过分强调自我情感、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成为社会诟病大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断膨胀的自我意识影响大学生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方式方法,甚至导致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关系的紧张对立。
其次,大学生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效率优先、适者生存是竞争的核心理念。大学生自主择业改革之后,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竞争意识更是为大学生群体所推崇。他们不断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加强完善自己,竞争带来的紧迫感、危机感促使他们不断前行,也是推动其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但仍有不少学生抱着侥幸心理寻求捷径,为达到目的不惜搞私下交易乃至依靠背景取胜。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意识不但体现不了竞争效率优先、适者生存的核心理念,有违竞争的公平、合理性,更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再次,实用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之中泛滥,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不高。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已有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大学教育不再强调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而是倾向于传授给学生谋生的本领,随着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不少高校都将促进就业作为学校教育的优先选项。这无疑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与大学生变得实用起来。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只学对自己就业“有用”的学科,思想政治之类的“无用”学科则不下功夫去认真学习。
第四,当代大学生的经济意识不断强化。在财富似乎可以击溃一切的社会里,官员堕落、商人毁义,天下熙熙攘攘莫不是金钱、利益在背后鼓动。相对于姿彩纷繁的世界,于青灯之下、书桌之前苦苦探求真理的奥秘显得那么苍白和不近人情。一向以“君子固穷”的姿态出现的大学生也不再那么淡定、从容,甚至膨胀、发展成赤裸裸的拜金主义者。
当代大学生除以上四点之外,还有一些问题经常被社会所指摘。如情感道德滑坡,女大学生堕胎频发;社会公德缺失,不注重公共环境的保持,随意损坏公共物品;情感冷漠,感恩意识缺乏等等。
三、高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