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七)教案 语文版.docVIP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七)教案 语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下册 口语交际(七)教案 语文版

口语交际 交流对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 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异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了解对联的实用性,会写简单 的对联;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审美情趣,能够自觉继承发扬汉语优秀文化的传 统。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小组交流、上台演讲、即兴创作等多种方式,激 发说话的欲望,体验表达的乐趣,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重点难点 1.了解对联特点,了解对联的实用性;会写简单的对联。 2.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评价对联、欣赏对联的过程中,进行口 语表达实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 教法学法 对联是最具民族风格、最能体现汉语特点的文学样式之一;先让学生通过查 阅、与长辈交流,了解对联的起源与类型、对联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让学 生运用有关知识评价他们自己搜集的对联,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交流,使学生在 评价对联、欣赏对联的过程中,进行口语表达实践,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能 力。古时对联有很多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平仄、格律方面往往让人琢磨不透,因 此关于对联方面的知识将简单带过,不要求学生在这方面钻得太深。 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小组交流、上台演讲、即兴创作等多种方 式,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体验表达的乐趣,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2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对联,尽量搜集各种类型的脍炙人口的对联,并能对对联有一 定的看法或评价。要求学生与长辈交流,了解有关对联的常识。老师在课前对学 生搜集的对联加以筛选、整理,然后在课内归类总结。具体步骤如下: 1.成立小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小组成员,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 搜集查阅、走访调查。 2.确定地点:图书室、网络教室、当地名胜古迹、各种社会活动场所、屋 室庭院等。 3.做好有关准备,和相关人员联系调查事宜。 4.实施: (1)小组成员利用节假日到社会各种活动场所搜集多种对联。 (2)到图书室、网络教室搜集有关对联的资料。 (3)采访在对联方面有爱好与研究的长辈,了解对联知识。 5.整理、分析资料:将资料汇总、选择、分类整理。 (1)将搜集到的各种对联编辑成册。 (2)举办学生自己撰写的对联展览。 二、激情导入 (学生主持人两名) 中国特色的语文,离不开五千年历史文化留给我们的“对联”!对联是汉语 文化的结晶,是汉语表达的精粹。它整齐对称,是我们祖先在观察万事万物的过 程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客观之美,同时又是汉语表达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艺 3 术之美。它既是实用的,又是艺术的。它深深地扎根在华夏大地,又高高地俯瞰 着绵延无尽的中华文明。 古今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无不对这种最富华 夏民族审美个性和审美趣味的精粹艺术形式情有独钟。青年毛泽东面对湘江,高 声吟诵“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联句抒情,击水发志,何等豪迈! 青年周恩来,自书联语“与有肝胆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表达了高尚的人生 志趣和非凡的人生境界。朱德总司令临易水,思叶挺,写下了“勒马黄河悲壮士, 挥戈易水哭将军”的刚健之句,风格沉郁,铿锵有力。江泽民总书记视我省宝鸡 市时,题联曰“开发古陈仓,建设新宝鸡”,表达了殷殷之情、拳拳之意。 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读私塾时,寿敬吾老先生出一上联 “独角兽”,让小学生们对句,众生对曰“六耳猴”“三角蟾”等,先生摇摇头, 皆不中意。这时候,少年鲁迅对曰“比目鱼”,老先生啧啧称赞,连连点头。中 国现代文学的另一面伟大旗帜郭沫若先生小的时候对私塾教育很反感,一日,先 生出游,告诫众生,要求大家认真做功课。私塾先生刚刚出去,少年郭沫若便带 领小伙伴们到邻居家偷摘桃子吃。先生回来后,邻居便向先生告了状。先生知道 是聪明的郭沫若领头干的,但是并不想惩罚他,就故意对大家说:“我今天出一 上联,若是有人能对得出,就免去戒尺。”接着便摇头晃脑道:“昨日偷桃钻狗 洞,究竟是谁?”少年郭沫若不假思索,上前一步,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 必定有我!”私塾先生手捋胡须,不停地点头微笑:“好哇,对得好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书联明志,表达了富于自我特色的教 育思想,联语云:“以天地为教室,奉宇宙做宗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 去”,多么简洁明了!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经写下一联自勉,联语云:“板凳不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其治学严谨之精神可见一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