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董其昌交游、鉴藏活动探究-
董其昌交游、鉴藏活动探究?
【摘要】董其昌是明代中后期绘画艺术的一代宗师,是“松江画派”的领袖,是唐宋以来文人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董其昌对画史谱系的解读和建构都是在其交游、鉴藏过程中逐渐生成的。董其昌与当时书画鉴藏界人物的交游、鉴藏活动,不仅提升了他书画创作水平,而且提升了眼力,成为明代晚期江南地区的巨眼。
【关键词】 董其昌 鉴藏 交游
董其昌是明代后期绘画艺术的一代宗师,是“松江画派”的领袖,是唐宋以来文人画艺术的集大成者,是明代后期吴地鉴藏圈的中心人物,明代的鉴藏中心由苏州转移到华亭(今上海松江),是因为华亭出现了鉴藏巨眼董其昌。《明史》载他“集宋、元诸家之长,行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明清政局承平,经济发展超乎以往,赏鉴收藏之风兴盛,达官显宦、富商大儒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自己所喜的珍品。一些私人藏家几代相传,所聚至富。东南一带富甲一方的大藏家有华夏、文征明、项元汴、王世贞、张丑、董其昌、钱谦益等人。董其昌《骨董十三说》在列举了种种收藏赏鉴把玩之后,特别强调说“人之好骨董,好其可悦我目,适我流行之意也。充目之所好,意之所到,不先于骨董也,至骨董而好止矣”。
苏州地区在沈周、文征明时代是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的书画鉴藏中心,而随着沈、文两位巨眼的相继陨落,华亭人董其昌的崛起,鉴藏群体便聚拢到了华亭地区。董其昌曾珍藏董源4幅山水《潇湘图》、《溪山行旅图》、《龙袖骄民图》、《夏山图》,并以“四源堂”名斋(后其“四源堂”中四幅名画多为河南袁可立子袁枢递藏),使其成为晚明收藏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还有精选李思训《蜀江图》、《秋江待渡图》,董源《征商图》、《云山图》、《秋山行旅图》,巨然《山水图》,范宽《雪山图》、《辋川山居图》,李成《着色山图》,郭忠恕《辋川山居图》,江贯道《江居图》,赵大年《夏山图》,赵子昂《洞庭二图》、《高山流水图》,王蒙《秋山图》,《宋人册页》等16幅。董其昌的收藏作品之巨足以令其成为翘楚。(图1~图3)
任何一个鉴定巨眼的出现都与他所处的文化艺术环境息息相关,都离不开大量真迹的滋养,更离不开与其他鉴藏群体的切磋。明代书画收藏家不仅数量多,而且往来频繁,他们经常互相走动,聚在一起观赏品定书画。“是故论画,当以目见者为准”。 这是董其昌评画的标准,并在他的交游、鉴藏活动中身体力行。通过对文献和董其昌题跋的分析,可发现董其昌寓目绘画作品主要来自嘉兴、松江、苏州、京师等收藏圈。这几大收藏圈都有一些著名鉴藏家与董其昌保持着密切的来往。从他们那里,董其昌获得了观画鉴定的机会和大量的藏品。
一、与陈继儒的交往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董其昌和陈继儒亲如兄弟,两人“少而执手,长而随肩,函盖相合,磁石相连,八十余岁,毫无间言,山林钟鼎,并峙人间。”
董其昌曾为陈继儒筑来仲楼,二人常一起吟诗作画、寄情山水,他们共同评书论画,寻宝访友。例如:“丁酉三月十五日,余与仲醇在吴门韩宗伯家。其子逢禧,携示余《颜书自身告》,徐季海书《朱巨川告》,即海岳书史所载,皆是双璧。又赵千里《三生图》,周文矩《文会图》、李龙眠《白莲社图》,惟顾恺之作《右军家园景》,直酒肆壁上物耳。” 他俩还经常出没大藏家项又新家,鉴定观赏古代名画。如:“项又新家,赵千里四大帧,‘千里’二字金书。余与仲醇谛审之,乃颜秋月笔也。” 在鉴藏方面,董其昌很相信陈继儒的眼力,对一些重要的名迹,如果不能自己亲自寻访,就让陈继儒多作记录。董在《画禅室随笔?画源》记云:“余长安时,寄仲醇书云:所欲学者,荆关、董巨、李成。此五家画尤少真迹。南方宋画,不堪赏鉴。兄等为访之,作一铭心记。如宋人者,俟弟书成,与合一本。即不能收藏,聊以适意,不令海岳独行画史也。”
陈继儒的朋友大多也是董其昌的朋友,陈继儒的绘画美学观基本上和董其昌一致,所作山水画也相似。陈继儒《妮古录》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述中有一致的地方,从《清河书画舫》引陈继儒的一段议论,也可看出陈继儒基本认同董其昌“南北宗论”的观点。陈继儒和董其昌一辈子是至交,董其昌60岁时,陈继儒为董其昌作文贺寿。董其昌的书画著录《容台集》是陈继儒作的序,而陈继儒的《白石樵真稿》是董其昌作的序。直到1636年董其昌去世的这年,他俩依然共同创作,相互切蹉。
二、与嘉兴项氏家族的交往
项元汴是明代卓越的鉴藏家,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又号香岩居士等,浙江嘉兴人。精于鉴赏,好收藏金石遗文、法书名画,筑“天籁阁”藏名家书画,所藏皆精妙绝伦、胜迹颇多……。项元汴之后,其子孙在鉴藏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个家族中还出现了像项穆这样卓越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而项圣谟,则是晚明清初画坛上重要的一员,另外这个家族成员如项元淇、项德新等在当时书画界都很有名。
董其昌少年时并不善书,但他在学书的关键时刻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