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选》所收游仙诗共同主题和其艺术特色.docVIP

论《文选》所收游仙诗共同主题和其艺术特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选》所收游仙诗共同主题和其艺术特色

论《文选》所收游仙诗共同主题和其艺术特色   摘 要 魏晋是游仙诗创作勃兴和游仙精神洋溢的时代,游仙诗的创作成为当时文坛的主要潮流之一。南朝梁代萧统等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文学总集《文选》,最早将游仙诗列为诗体之一。在思想内容上,《文选》所录游仙诗表达了诗人的“列仙之趣”;在艺术特色上,它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以及神仙典故的巧妙运用,为游仙诗增添了浪漫神秘的色彩。 关键词 文选;游仙诗;共同主题;艺术特色 游仙即谓古人虔信仙人、仙境之存在而游心或游身仙境,通过自身实际行动或在意念中求仙、访仙、遇仙,与仙同游同乐,以期脱离尘俗之羁绊,达到对有限生命的一种超越。可以说,游仙是中国古人追求有限生命超越的一种方式。游仙的地点多在山林。从“仙”的汉字结构上看,“仙,人在山上貌。从人山。”(《说文解字 [1]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游仙亦即游山,山林即是仙境。现知最早的游仙诗当为秦始皇命博士创作的《仙真人诗》,惜已佚,其面貌无从可知,然其内容当不外乎求仙访药、追求长生之类。《楚辞“后世游仙之祖”。(清人朱乾《乐府正义》卷一二)真正以“游仙”命名的始自曹植的《游仙诗》。刘勰曰:“正始明道,诗杂仙心。”(《文心雕龙 [2]魏晋以降,游仙诗创作勃兴,阮籍、嵇康、何劭、郭璞、庾阐、杨羲等人都是游仙诗的创作者。郭璞是第一个大力创作游仙诗的人。梁代萧统等人所编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总集《文选》即收录了何劭、郭璞二人的游仙诗作共计八首,其中何劭一首,郭璞七首。关于游仙诗之创作主旨,当如钟嵘所言,分为“坎?咏怀”和“列仙之趣”两类。(《诗品中》) [3]那么,萧统《文选》所选录这八首游仙诗,是否有其共同的创作旨趣呢?下文试述之。 一、《文选》游仙诗的共同主题 刘勰称道郭璞的游仙诗:“仙诗飘飘而凌云。”(《文心雕龙[4]钟嵘却说郭璞“游仙之作,词多慷慨,乖远玄宗。其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榛梗,乃是坎?咏怀,非列仙之趣也。”(《诗品中》)唐李善曰:“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见非前识,良有以哉!”(《文选六臣注》)[5]李善认为“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辞无俗累”的篇制,才是游仙诗之正宗。今综观这八首游仙诗,确有其共同主题,即表达诗人求仙、慕仙的“列仙之趣”。具体表现为单纯的慕仙、仙人自游、人仙共游与人寻仙游。 (一)慕仙 《文选》中有五首游仙诗表达了诗人慕仙的情感。其中何劭一首,郭璞四首。 先看何劭《游仙诗》: 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光色冬夏茂,根柢无?落。吉士怀贞心,悟物思远?。扬志玄云际,流目瞩岩石。羡昔王子乔,友道发伊洛。迢递陵峻岳,连翩御飞鹤。抗迹遗万里,岂恋生民乐。长怀慕仙类,眇然心绵邈。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吉士栖隐的深山幽林的景色,主人公怀着虔诚之心,体物思远,扬志云霄,流目岩石,羡慕昔者王子乔升天成仙在伊洛旁边与友人道别的情景:“迢递陵峻岳,连翩御飞鹤。抗迹遗万里,岂恋生民乐。”此中“吉士”当是主人公自?,主人公由长青不凋之松柏联想到长生不死之王子乔,长怀慕仙之高志,在心灵上得到一种超脱之感。何焯评此首诗为“游仙正体” [6],可见此诗为“慕仙”之诗无疑。 再看《文选》的第二首《游仙诗》: 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蓬莱。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 这首诗把京华朱门和山林蓬莱(黄侃云:“莱,当作藜。颜延之《和谢监诗》:幽门树蓬藜,亦蓬藜连用也。”程千帆云:“藜误为莱,当由浅人不知景纯诗旨而妄为窜易耳。”黄侃先生和程千帆先生意见相同)作对比,先抑后扬,着力描写了隐逸者高蹈遗世、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身居山林,“挹清波”,“掇丹荑”,“潜盘灵溪”,与世隔绝。诗人借游仙出世,表达了蔑视朱门权贵的高迈之志。“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句,诗人认为灵溪即是人间仙境,不必像赤松子那样升天成仙,漆园傲吏、老莱逸妻即是尘世间之仙人。在诗人看来,伯夷、叔齐在武王伐纣时,“扣马而谏”,因此他们并不能称之为尘世间的仙人。郭璞所赞诵的隐逸仙境,乃是“高蹈风尘外”、超乎升天仙去的境界。 《文选 六龙安可顿,运流有代谢。时变感人思,已秋复愿夏。淮海变微禽,吾生独不化。虽欲腾丹溪,云螭非我驾。愧无鲁阳德,回日向三舍。临川哀年迈,抚心独悲吒。 这首诗自始至终流露着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和老之将至的慨叹,体现出了诗人深沉的忧生情绪。生死这一主题,在魏晋人诗文当中表现得较为突出的,这缘于魏晋特殊的时代背景,以致于魏晋人高扬自我价值的旗帜,重视延长有限的生命,企求长生。郭璞好神仙,擅长方术,然最终并不相信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