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父亲微笑之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论《父亲微笑之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摘 要】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森成功地把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吸收到美国黑人文学之中,在保持黑人民族特色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本文着重分析了《父亲的微笑之光》中魔幻现实主义因素的三点体现。
【关键词】艾丽斯
艾丽斯Alice Walker,1944-)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于美国文坛的非洲裔女作家。她的长篇小说《紫色》(The Color Purple)(1982)于1983年一举获得美国图书界的三大奖项:普利策文学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父亲的微笑之光》(1998)是她继《紫色》之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是一部在艺术形式和思想主题方面都具实验性的作品,国内外学者多从妇女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叙事学等角度分析作品的人物、主题及艺术形式。如《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称赞它是魔幻现实主义与政治信仰完美结合的一部小说,笔者也认为,《父亲的微笑之光》超越了生与死、人与鬼的界限,充满了时空的切换变幻,融宗教故事、神秘幻想、 梦境和现实世界于一体,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本文将着重分析该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因素的这三点体现。
首先,该小说打破了生与死、人与鬼的界限。“鬼魂之类的出现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完全是当作自然的事情予以表现”。[1]111小说开篇的叙述者就是黑人父亲鲁宾逊的鬼魂。鲁宾逊生前是位人类学家,一个无神论者。为了研究墨西哥境内的孟多人――一小支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合后裔―的文化和习俗,鲁宾逊夫妇以牧师的名义领着两个幼女在山区进行传教活动。父亲鲁宾逊严格遵守着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不允许女儿有任何越轨行为。几年后,大女儿麦格德琳娜爱上了孟多青年马努列多,他勃然大怒,用皮带恨恨地教训了她。这次鞭打不仅造成了他和大女儿的一世隔阂,也给在一旁偷看的小女儿苏珊娜留下了永久的心灵创伤。由于灵魂不得安宁,死后的罗宾逊走近女儿的内心,亲眼目睹了女儿的情感世界,才意识到生前的暴力行为对她们造成了严重伤害,他希望通过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减轻给女儿造成的伤害,重新恢复被他毁掉的亲人之爱。沃克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得阴间的鬼魂能够像活人那样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全书有近一半的内容就是死者与死者的对话,如鲁宾逊与孟多青年马努列多、鲁宾逊与大女儿麦格德琳娜、麦格德琳娜与她的母亲、麦格德琳娜与她的妹妹苏珊娜以及鲁宾逊与苏珊娜之间的对话。这种手法非常奇特,不仅发打破了人与鬼、现实与幻觉的界限,而且也打破了读者与死者的隔阂,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被引入了鬼魂的世界和幻境,领略小说的扑朔迷离和神秘色彩。
可以说,死亡和鬼魂是众多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意象载体。这些死去的人肉体虽然消失,但他们依然影响着生者的生活。书中人物看似活生生的人物,实为已去世的鬼魂。[2]65作者巧妙地把死人当作活人来写,写得又如此逼真,使人不得不相信书中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人。小说中充满了生者与死者的相遇,过去和现在的相遇,甚至中间不时插入死者的视点进行叙述,见证世事变迁。当读者在阅读故事时,有时分不清人与鬼的区别、生与死的界限。整个故事情节在鬼魂世界和现实世界交替展开,给读者真假难辨的感觉。这也正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在魔幻现实主义中,神奇现实是其基础,魔幻是其手段,最终指向的还是现实。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氛围中,加以客观详尽的描述,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使整个画面呈现出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
其次,《父亲的微笑之光》全书章节之间基本上运用了时序跳跃方式,全凭作家的需要,主管安排时序。这充分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常见的“主观时序”。在小说中,作者采用了碎片化和复调式的叙事结构,视点的角度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死者和生者共同加入叙事中。小说共有三个部分四十七个长短不一的章节构成,故事分别由六位不同叙述者来讲述。其中鬼魂父亲鲁宾逊的独白二十四篇,大女儿麦克德琳娜的独白九篇,小女儿苏珊娜的独白七篇,孟多少年马努列多的独白四篇,苏珊娜的同性情人波琳的独白二篇,苏珊娜的前夫彼得罗斯的独白一篇,章节之间甚至章节内部不时会出现叙述者的突然转换。譬如,小说开始于鲁宾逊鬼魂的独白,叙述的是人到中年的小女儿苏珊娜当前的生活情形。第二章依然是父亲鬼魂的叙述,但场景却转换到了四十年前位于墨西哥境内的孟多部落。到了第三章,第一人称叙述变成了大女儿麦格德琳娜的回忆自己与马列努多的凄美的爱情悲剧。在接下来的章节里,不断出现变化的叙述者,变化的时间和场景,这就使得作品的时序非常紊乱,全靠读者去重构。“主观时序”虽然打破了宇宙时空观念但却不损害其整体性、逻辑性和现实性,故事前后穿插而又顺理成章。
沃克大胆地交错着过和现在,她描写真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目的是弥补过去生活片段的空白。她确实把鲁宾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