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唐三彩工艺和其艺术价值
谈唐三彩工艺和其艺术价值
摘 要:唐代的工艺美术总体上非常发达,不管是在艺术上、技术上还是生产规模上,也都超过了前代,装饰艺术也达到了成熟的黄金时期。尤其为唐三彩,它是唐代艺术中的一件不朽的瑰宝,盛行于唐高宗到玄宗时期,给后世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文章主要谈论了唐三彩的艺术价值和制作工艺,让人们对唐三彩有了更一步的了解,也为它的艺术魅力而折服。
关键词:三彩;工艺;装饰;艺术;价值;文化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180-01
一、唐三彩名称的由来
唐三彩烧制于唐代,她之所以称为唐三彩,是因为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事实上,它还包括蓝、赭、紫、黑等色彩。这种彩色釉陶对含有有色金属元素的各种原料有了新的认识而制作成功,是因为它是建立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的基础上,再经过它长时间的实践,它的烧造发展过程明显是一个由粗到精的缓慢的过程。最早记载“三彩”一词是在民国时期,而大约在本世纪初唐三彩才被世人所重视。唐三彩是算不上是“彩”只能说是“釉”,这是从工艺方面来说的,但唐三彩有很深的影响,也是约定俗成的名称,进而保持这一名称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具有普遍意义。
我国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唐三彩的大量出现,它表明了古代陶瓷工匠对化学技术的掌握以及各种呈色金属原料特性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到公元4世纪初,也就是北朝时期,褐釉、黄釉等彩色瓷器的烧造在我们北方已经开始了。至晚到北齐,也都陆续出现了白瓷和彩瓷。
二、唐三彩的概念、特点及制作工艺
(一)什么是唐三彩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它经常采用黄、褐、绿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斑点、花朵或几何纹等各种彩色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西安小土门唐墓出土的满施蓝釉的陶驴,是一件杰出的作品。因此,虽然称之为三彩,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唐三彩不是瓷,但是在瓷器史上绝不逊于其他瓷器。其珍品大部分发掘于九朝古都的洛阳,因此又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初唐的三彩器主要是以褐赭黄色为主,中间掺有绿色釉或是白色,进而采用蘸釉法,釉层偏后但是施釉比较草率,一般呈现烛泪状或是流釉,色泽也比较暗淡。三彩工艺明显进步是在盛唐时期,就拿器型品种来说,出现了三彩人佣,这些三彩人佣都非常生动。这时的三彩赋彩自然,釉色润莹,采用混釉技法,器皿多为内外满釉,有黄、绿、蓝、白、黑等色彩;中晚唐时期的三彩制品每况愈下,这一现象恰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历史现象。晚唐三彩一般为小件,釉面单薄,而且趋于单彩釉,并且剥蚀脱落现象非常严重。
(二)唐三彩的特点
现存的唐三彩器一般出自墓葬。唐王朝在洛阳、西安一带设有庞大的统治机构,大批贵族官僚聚集于此,生前穷奢极侈,死后厚葬成风。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风俗影响至普通百姓。
唐三彩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造型。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不管是战场、农民耕田还是交通运输都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其次就是骆驼。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了。
唐三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釉色。匠人们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这时期的人佣塑造改变了魏晋时期秀骨清相的作风,男佣英武得体,形象生动,女佣丰满富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胡人牵着骆驼,身上背负着丝绸等货物的情形,形象极其的生动。唐三彩与唐代艺术的健美、丰满、阔硕的特征基本上是一致的,它的器物形体饱满、圆润,唐三彩的这一种工艺品的特点,它有中西文化的交流特点在里面,鸡头器皿这个造型,从现在的考证它当时是西域国家甚至中东国家的一种盛酒用的器皿,但是作为中原地区把它作为一种工艺品来制作,并且人们的使用可以看到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三)唐三彩的制作工艺
唐三彩采用二次烧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窑内经过1,000至1,100℃的素烧,经过冷却,再于胎上绘以各种釉料入窑进行釉烧。唐三彩是一种高温(摄氏850至950度)釉陶器,用含有铜(釉为绿色)、铁(赭黄色)、锰(紫色)、钴(蓝色)、锑(浅黄)等作釉料着色剂,并加入铅、铝作助熔剂。其釉色互相渗化,加上年代久远,部份颜色发生变化并产生新色,具有较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