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产业发展现状和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docVIP

冬瓜产业发展现状和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瓜产业发展现状和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

冬瓜产业发展现状和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   摘 要:冬瓜是原产于我国的常见蔬菜,品种繁多,种植面积广。该文概述了冬瓜的营养保健功效,以及我国冬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冬瓜加工及综合利用的方法与技术措施。 关键词:冬瓜产业;发展现状;加工与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 S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3-139-02 冬瓜,又名白瓜、寒瓜、枕瓜,属葫芦科植物。冬瓜起源于中国和东印度,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产量较高,是我国夏秋季的常见蔬菜。在我国,主要产地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等省,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我国华南地区以黑皮冬瓜为主,肉质致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以粉皮冬瓜为主,肉质较疏松、细腻。由于冬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很大,在收获旺季,往往大量过剩,导致价格低廉,严重影响了菜农的收益。目前我国冬瓜绝大部分由产地以原始产品卖出,农产品的附加值大都难以体现。所以对冬瓜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不仅能增加菜农的收入,也能为冬瓜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1 冬瓜的营养保健功效 冬瓜营养丰富,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钾、钙、铁等,含有除色氨酸外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还含有鸟氨酸和Y-氨基丁酸以及儿童特需的组氨酸。冬瓜因产地不同,营养成分也略有差异。以广东产冬瓜为例,每100g鲜冬瓜中含有蛋白质0.3g、碳水化合物1.8g、膳食纤维0.9g、钾65mg、钠0.2mg、磷14mg、镁5mg、铁0.1mg、抗坏血酸27mg、维生素E0.02mg、核黄素0.01mg、硫胺素0.01mg、尼克酸0.2mg。可以看出冬瓜含钾量显著高于含钠量,属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对需进食低钠盐食物的肾脏病、高血压、浮肿病患者大有益处。冬瓜不含脂肪,含膳食纤维达0.9%,富含功效成分丙醇二酸,能够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防止脂肪堆积,还能把肥胖多余的脂肪消耗掉,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减肥有良好的效果。冬瓜中矿质元素有钾、钠、钙、铁、锌、铜、磷、硒等8种,其中元素硒还具有抗癌等多种功能。能以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形式发挥抗氧化作用,起到保护细胞膜的作用,还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协同作用)。另外,从中医角度来说,冬瓜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利水、消肿之功效,对动脉硬化症、水潴留、肝硬化、肝腹水、冠心病、高血压、肾炎、水肿膨胀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 国内冬瓜保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种植面积广,销路单一,由于传统的鲜食习惯造成冬瓜深加工程度偏低,附加值偏低 我国冬瓜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在各地均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小型冬瓜有四川成都五叶子、安徽早冬瓜、苏州雪里青、南京一窝蜂等;大型冬瓜有广东青皮冬瓜、长沙粉皮冬瓜、武汉粉皮枕头冬瓜等。由于我国各地冬瓜的种植面积大,各地成立了众多的冬瓜合作社,通过抱团的方式来帮助农户提高收益。然而,一到集中上市的时候还是很容易造成瓜贱伤农的情形。以海南琼海市为例,2012年共种植青皮冬瓜1 533.33hm2,产量大约在11.5万t,收购价最高时也只有0.8元/kg,而最低时只有0.4元/kg,瓜农只有苦苦支撑。在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的70%以上是通过产后处理来实现,然而在我国,冬瓜大部分都是直接从田地进入市场,消费者大多是鲜食,只有少量的加工产品面市。我国的冬瓜产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现代的农业产业体系,没有一批大规模的深加工企业参与其中,因而不能提高冬瓜的附加值。因此加快冬瓜等果蔬的深加工进程已迫在眉睫。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冬瓜加工系列产品;制订系列优惠政策,引进大型龙头企业进行深加工才是促进冬瓜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在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果蔬汁加工”、“大力发展蔬菜汁饮料“、“形成与消费需求相适应的产品结构”、“加强副产物的利用,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形成优势品种,优势产业的双优加工布局”等政策措施,以此改变冬瓜深加工产业“龙头企业偏少,带动力不够,加工能力弱,加工程度低”的现状。 2.2 品种繁杂,产业化程度低,适合深加工的加工专用型品种比较缺乏 由于我国冬瓜大多为农户分散种植,造成了即使是同一地区,品种也是五花八门,没有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也影响了深加工的品质稳定性。构建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是解决产、销对接,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要发展冬瓜产业化、提高农民收益,就要建立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产、供、销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生产经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当地品种的品牌建设;针对大规模、辐射能力强的深加工企业,发展适合深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