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

浅析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周文姬(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234)[摘要]中国艺术风格的美学精神显现了儒家对社会的关怀,道家强调个性的自由和释家对人生的透彻体味。中国陶瓷艺术正是在这三位一体的美学思想中侵染而成,因而使得她区别于单纯的工艺艺术,成为一门特殊的视觉艺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它所蕴含的精深的中国文化、深远的意境美以及有意味的人性美。[关健词]中国文化;意境美;人性美[中国分类号]J305[文献标识码]A中国陶瓷艺术是中国工艺艺术中的一大重要分支。中国陶瓷在中外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影响了艺术史的一个时代,甚至几乎改变了西方艺术史的一个时代。而探讨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特征是打开中国陶瓷艺术本质魅力的一把钥匙。本文就此而展开中国瓷艺的美学特征。一、体现精深的中国文化刘岱在《中国文化新论·序论篇》里说:“其实,严格地说,任何一个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外在的有形事物的创造,都与其内在心灵世界的开拓相呼应。器物工艺也好,典章制度也好,科学技术也好,文学艺术也好,都可说是人类思想知识,价值意义和精神情操的具体表现。两者息息相通,互为映照”。从这里看出,刘岱所表明的正是上层建筑中文化的息息相通,不言而喻,探究中国陶瓷艺术的本质特征必须深入到中国的精神脊髓里去。我国瓷艺特殊的美质吸收了我国文化中的最根本的精神食粮,那就是儒家的“礼”,道家的“重己役物”,以及释家的人生妙语。前两者的工艺美学观,一方面体现在思想上提出器物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两者所谓的“我”仍然有较大的区别。儒家因“克己复礼为仁”而崇尚“礼”,故孔子总是关心着把自然规律与人类生活、人类秩序联系在一起。“行夏之时,乘殷子格,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这是孔子所欣赏的生活秩序,也即“礼”。孔子在“礼”中制定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规矩,这些礼仪支配了人们生活的一举一动。由于工艺物品作为生活方式内容之一,它的审美尺度必然受“礼”所制约。如孔子曾说;“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第六》)觚是商周时期的一种青铜礼器,原为饮酒器,商早期觚的形状矮而粗,晚期则变为高而细,西周前期与商代大致相同,到后期则渐渐因礼制颓废已不用而变成一种近于杯的造型。孔子感到当时的觚已经不再是周礼的礼器了,于是认为觚不象觚的样子。这里的“觚不觚”刚好与君不君,臣不臣相对应。可见工艺物品与“礼”有内在的重要关系。因为孔子认为礼是达到“仁”的途径,而“仁”是儒家思想的关键所在,故儒家的为我所用的我是社会性的。[收稿日期]2000—11—20[作者简介]周文姬(1973—),女,浙江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30—在“礼”支配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在工艺造物上就强调器物为我所用的实用性。孔子的“礼”包括了本质内容与外在美的形式两方面,而“仁”是大前提,“仁”最终上升到为人民利益上。所以,审美标准必定以“礼”为准则,以“仁”为思想指导,表现在工艺器物上的设计造型通常是既节制又务实的一种形式。因而中国陶瓷作为日用器皿,讲究“礼”学是必然的。明朝的陶瓷可谓是瓷艺成熟的黄金时期,当时,明代思想注重经世致用,应用在工艺美学上着重表现为实用美。因而以景德镇为中心,全国形成的陶瓷品种多为实用的造型,如永乐时的高脚杯,杯形坦口折腰;成化时的鸡缸杯,造型小巧玲珑,十分雅致;明洪武时的大碗,正德时的盘,永乐时的小壶,无不造型简洁、肥厚、滋润,达到实用美的高水准要求,而最典型的莫过于紫砂茶具了,因用陶质茶具盛茶,晨起到夜不馊、味不变。诚然,综合研究工艺器物的外形与内容并不是全然受儒家思想影响,还受与儒家并重且互为补充的另一大家的思想即道家的美学思想的影响。道家“重己役物”、“物物而不物于物”,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作为最高理念的“道”是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而,“技进乎道”是道家对技艺的思想要求,如众所周知的庖丁解牛,庖丁给文惠君杀牛,手所碰到的,肩所扛住的,脚所踩着的,膝所抵住的,刀刃顺筋肉的间隙和骨节的空虚处游刃有余,这种杀牛的技术与人的意图达到了和谐统一,也就是消除了技艺与造物的对立,使主客体走到了一体。这种心物浑然一体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故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基于这种思想,道家提出了自己的审美观——“大巧若拙”,最巧妙的就像是拙笨。这种“巧”已走到事物的“拙”地步,即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就意味着“巧”已合乎了事物的本质。因而苏辙对于“大巧若拙”的理解是:“巧而不拙,其巧必劳,使物其然,虽拙而巧”《(老子本义》所引)这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下的审美尺度,即工艺创造只有到了浑然天成,丝毫不着痕迹的境地才算“大巧若拙”。罗丹曾说过:“艺术最大的困难和最高的境地,却是要自然地,朴素地描绘和写作”。《(罗丹艺术论》)看来,达到真正的质朴无华才是艺术上的最高境界,而罗丹的艺术观正好与道家的“大巧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