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演都晓-孩子式父亲仇敌式爱
导演都晓:孩子式父亲仇敌式爱 都晓,著名导演,曾六次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亚洲彩虹奖和中国电视金鹰奖。
都晓有一个同样牛的父亲―作家都现民。但这两牛人都不看好对方,甚至,他们整整3年没说过一句话,都晓8年没回过一次家……直到有一天蓦然回首,都晓才顿悟,他所有的辉煌与荣光,都是因为翻越了父亲这座山,站在了父亲的肩膀上。
日前,都晓接受记者采访时,用独特的视角解读他所经历和领悟的父子关系。他说:“很多父亲会和孩子对峙、对抗,甚至彼此仇视。父亲一方面期望孩子传承、超越自己,另一方面出于雄性的本能又害怕被打败,父子关系通常就在这种矛盾中磨砺、成长,直至终于相互理解、接受……但愿我的故事,能让更多人早日读懂自己的父亲。”
两个孩子的对峙:散淡的父亲,冒险的儿子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里就是一座高高的山,让我仰望。可很快我发现,我要走出去看世界,必须翻过这座山。父亲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他的成就、喜恶来衡量我,也就转而成了我最大的阻碍。
我1965年出生,家里有四兄妹,我是老大。父亲在河南省洛阳市文化馆做编剧,写的《太白清宫》拿过全省戏曲汇演一等奖。那时候剧团几乎每天都在排他的戏。
但事业风声水起的父亲其实是个很孩子气的人,喜欢自由、闲适的生活。
和父亲的性格截然不同,我很小就喜欢瞎折腾。读初中时,我就开始偷偷摸摸地抽烟。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用一种从未有过的严肃口吻训斥我说:“以后不准这样。”父亲的话反而让我很有成就感,不久后的一天,我又用一把火钳把头发烫成了小波浪卷。父亲发现后再次变了脸,让我快点理掉。过了几天,父亲问:“你怎么还没理?”说着便拿着剪刀向我走过来,我急了,劈手把剪刀夺过来,“啪”地扔到了窗外。结果第二天我放学时,父亲直接堵在校门口,把我领到了理发店。我还是倔着不肯就范,要冲出去。这下他终于怒了,一把将我按在椅子上说:“你再动?再动我打你。”
因为我的叛逆,父亲渐渐不怎么看好我,总赌气似的对母亲抱怨:“这孩子太浮躁、不稳重,将来不闯祸,不拖累家里就好。”父亲越这么说,我越不服气,总想显得与众不同,让他认同我。高二时父亲生病住院了,我在医院陪他,为了给父亲解闷,也为了卖弄,我想了一句诗“春风抚慰大地绿”,我说,你觉得怎么样?父亲说,什么抚慰?抚慰什么?我说,抚慰就是安慰的意思。父亲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翻身睡了。
父亲对我的轻视,让我很受打击。我心里想,你不就是会写东西吗?我也要好好写,将来超过你。我明白要当作家的话,必须要先考上大学。我很努力地读书,高考时平时成绩不怎么样的我,居然超过了一本线28分。我很骄傲地去问父亲我该报什么学校,父亲不屑一顾地说:“你自己选吧。”结果因为没经验,我被录取到了中国传媒大学。后来看到分数比我低的一个同学都上了北大中文系,我心里那个憋屈啊,觉得要是父亲指点一下自己,人生也许就完全不同了。可是父亲不这样看,他还是觉得以我的性格,说不定哪天就会出事,所以读什么学校根本不重要。
父亲越这样,我越憋着口气要做好,好到让他没法再轻视我。抱着这种心理,大学4年我更加用功,暑假看书时家里蚊子多,我就拎一桶水,把双脚泡在里面,十几天下来腿都泡肿了。
毕业后我顺利地分配到了河南电视台,成了一名记者。上班第一年,我就跟着团队去拍摄黄河漂流。这种漂流很危险,有3个队友就在我眼皮底下,从船上摔下去死掉了。但我还是坚持下来,足足跟拍了半个月。这个报道后来得了全国好新闻奖。这样的奖当时很难拿,台里两三年才能拿一个,可想而知多么轰动。可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的第一反应仍然是:“你真不知死活,漂流这么危险的事,你也敢做!”
我对父亲彻底寒心了,之后整整3年,我没和他再说一句话。
一对仇人的战争:儿子向前,父亲向后
但我还真被父亲说中了。
1990年,单位重用表现突出的我,让我去拍电视剧。没想到片子拍出来后,领导觉得调子太灰暗,在职工大会上公开批评我思想不积极。我一夜间成了反面教材,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尽管这时我和父亲仍处于冷战,他还是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打电话给我说:“你怎么能这样做事?”我说你别管我。他说我再不管你,你就真得进监狱。他语气里甚至有些得意,就像小孩子赢了一次石头剪刀布。
父亲的态度让我难以忍受,也特别不甘心。没有剧本可写,采访也不多,我就自己写起了小说。
之后,《福建文学》刊发了我的小说《买卖场》。文章是用我奶奶及奶奶的父母做原型写的,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一天上午,我正在家休息,敲门声“咚咚”响了,居然是久未谋面的父亲。他说他开会经过郑州,顺路来看看我,说着目光就落到我书桌的一堆杂志上。“父亲一定是知道我写小说出名了,觉得我很争气,这么多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我一边美滋滋地想,一边把那堆杂志递到他手里。他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