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唯美
摘要:《莎菲女士的日记》以极端的女性主义的姿态。遮蔽了主人公颓废――唯美的生命态度。莎菲的“苦闷”及其对身体欲望的沉迷与启蒙叙事无关,而是与直面死亡的生命境遇相关。所以,它不是关于个性主义、也不是关于女性主义的叙事。而是关于个体生命感觉的自由伦理叙事。莎菲对感官美的沉湎,是其深陷颓废只能选择的一种人生态度。但她很快就顿悟了美的瞬间性和虚幻性,她真正需要的不是美,而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所以莎菲最终放弃了凌吉士。莎菲又是一种象征,她是经历了“五四”和大革命巨大社会动荡之后的知识女性“希望陨灭”、“意志瓦解”、精神绝望的象征。丁玲以莎菲与死神遭遇的人生困境,实施了这一象征。
关键词:莎菲女士的日记;生命虚无;唯美颓废;沉湎与执著;顿悟与拆解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001-05
作者:王玉宝,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四川,绵阳,621000
唯美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思潮,其于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之后迅速波及到整个欧洲。作为一种话语资源,唯美主义对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生活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代表作《莎乐美》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是一个显例,“对于五四文学作品而言,言说的主体以及他(她)借之得以言说的叙事模式,几乎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欧洲文学进行着对话。”丁玲早期的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莎菲》)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问世之日,正是唯美主义在中国滥觞之时。在某种意义上,《莎菲》是对《莎乐美》的戏仿,也是对《莎乐美》的一种颠覆性的书写。虽然丁玲不是唯美主义者,但是《莎菲》却是具有鲜明唯美倾向的小说,它与唯美主义有着割不断的亲缘关系。
《莎菲》作于1927年,1928年2月发表于《小说月报》,当时五四文化高潮已经过去,“个性主义已成昨日黄花,文学开始关注社会革命。但是《莎菲女士的日记》,以强烈的个性主义的面目出现,与现实的思潮无关,却更像是五四的一个遥远的回声”。《莎菲》记述了莎菲女士的一段复杂而悖谬的情感历程。莎菲女士对于女性生命欲望的自我暴露。及其表现出的大胆叛逆精神,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一股强烈的冲击波。但是,《莎菲》并不是关于启蒙叙事的文本,所以与“个性主义”没有本质的关联;莎菲也并非反抗传统的启蒙主义者的艺术形象,而是中国社会文化启蒙之后,一个现代知识女性带有极端唯美倾向的内心独自。小说向人们展示了莎菲深陷精神危机的苦闷之中,在死亡情结与身体欲望的风暴中挣扎、忏悔的心路历程。小说弥漫着一种浓郁的颓废、虚无的情绪。就小说的多种叙事元素来看,《莎菲》是道地的中国版的《莎乐美》。
《莎乐美》在中国的传播颇具戏剧性,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莎乐美的形象更多地是被当作反抗传统的启蒙者形象被接受的,他们更多地认同了莎乐美身上的叛逆性精神,从而对莎乐美这个文化符号的“所指”进行了巧妙的置换,使“莎乐美成为一个叛逆的形象,一个以生命为代价的反抗传统的光辉艺术形象。”成为五四启蒙精神的象征。对于《莎菲》的接受,同样存在着这种错位的现象,无论是个性解放,还是女性书写,都没有超越启蒙现代性语境的规定性。由于人们一直把它当作启蒙现代性的产物来接受,所以遮蔽了小说文本唯美――颓废的价值取向。《莎菲》既不是关于启蒙的叙事,也不是关于女性的书写,而是关于个体生命感觉的自由伦理叙事。
一
唯美主义是一种艺术观,但是首先是一种人生观和人生哲学。唯美和颓废是一体之两面,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同体共在的关系。所谓“颓废”是一种人生认识和生命感受,即认识到生命、人生乃至整个文明都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自我耗竭,都在无可奈何地走向衰亡和毁灭;所谓“唯美”是人在自觉到人生、历史、文明无可挽回的宿命之后,面对颓废人生所采取的一种苦中作乐的生命立场和人生态度。“如果说‘颓废’意识是导发‘唯美’立场的深层思想基础的话,那么,‘唯美’立场便是人们面对‘颓废’人生而必趋的选择,而且是他们聊以自慰、聊以卒岁的唯一对策,舍此别无选择。”在某种意义上,“颓废”是一种生命和文化的悲剧意识,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悲剧感,也就是生命的有限性和一次性的结果。万物皆流,一切都处于流逝之中,生命如沙漏,时时都在变化、刻刻都是消逝,我们所唤做的生命,只是不断消逝的现在而已。关于生命的短暂,庄子有“白驹过隙”之感叹,雨果在《死囚之末日》中有更加使人焦虑的表述:我们都是受了死刑的宣告,不过还有一个不定期的执行的犹豫。其实,生的开始,也就是死的开始,我们所拥有的生命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这就是存在主义所谓的“走向生就是走向死”的哲学表述。既然颓废是人的不可抗拒的宿命,那么有情、有欲的人如何度过大限来临之前的一段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显微镜》ppt课件.ppt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接待外宾的礼仪.pdf VIP
- 2025北京房山区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全日制临聘人员招聘37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AQ 6111-2023 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pdf
- 有色冶金企业电力设计手册第二章电力负荷计算剖析.doc VIP
- 2025北京房山区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全日制临聘人员招聘37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钱易.ppt VIP
- 三年级作文(精选15篇).docx VIP
-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