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大陆碰撞作用下
第60卷 第3期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l60 No3
2014年 5月 May 2014
从地壳上地幔构造看大陆碰撞作用(下)
杨文采,于常青
“大地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本篇讨论陆—岛碰撞、地体拼合和复理石建造等大地构造作用。根据碰撞陆块的尺度可将大陆碰撞
分为陆—陆碰撞、陆—岛碰撞和岛—岛碰撞三种不同级别。大陆碰撞的强度与碰撞陆块边缘的形状有关。在陆块
边缘的凸出部碰撞最为剧烈,形成岩石圈变形极为剧烈的碰撞造山带。在小陆块两侧或凹入部碰撞不易发生,形成
沉积巨厚的复理石建造。如果多个陆块在会聚时相对运动速度不大,碰撞不大剧烈,这种碰撞称为地体拼合.地体
拼合属于岩石圈挤压力较小而作用期较长的造陆作用,以蒙古—鄂霍次克带为代表,洋陆转换带岩石圈大部分成为
增生的大陆。地体拼合过程分以下4个阶段: 双向俯冲形成岛弧; 洋—岛俯冲扩展洋陆转换带; 幔源岩浆底
① ② ③
侵,洋陆转换带岩石圈向大陆岩石圈演化; 地体拼合造陆,大陆增生。大陆碰撞发生时不发生碰撞的部位板块会
④
聚产物具复理石建造特征。复理石盆地是被洋壳俯冲推挤成陆的显生宙洋陆转换区,以巨厚深水浊流沉积及等深
流沉积为特征。大陆岩石圈碰撞作用分为以下五类:裙边碰撞,裸碰撞、弱碰撞、无碰撞和碰撞走滑,碰撞的特征参
数各不相同,其中只有裸碰撞在力学上属于弹性碰撞。
关键词:大陆碰撞;陆—岛碰撞;碰撞机制;蒙古—鄂霍次克带;地体拼合;复理石建造
篇评述中讨论了强烈碰撞造山带的作用过程及其产
1 导言
物,问题是洋—陆转换带岩石圈转化为大陆岩石圈
上一篇评述分析了大陆碰撞作用中强烈碰撞的 并非一定要经过强烈碰撞,弱碰撞甚至没有碰撞也
两类类型:裙边碰撞和裸碰撞(杨文采,于常青, 可以将洋—陆转换带岩石圈转化为大陆岩石圈。除
2014),本篇继续讨论大陆碰撞中另两种类型,即地 了碰撞造山之外洋—陆转换带转化为大陆还有那些
体拼合和复理石建造,它们分别对应大陆碰撞带中 演化的机制?不经陆—陆碰撞作用如何把洋—陆转
弱碰撞和无碰撞的情况。长数千千米的大陆碰撞带 换带转化为大陆,完成大陆增生?这些问题在将本
中,大陆凸出部分发生强烈碰撞,大陆凹入部分不发 文讨论。
生强烈碰撞,但是这里仍然有强烈的地质作用和变 大陆碰撞指从大洋闭合并开始在大陆边缘凸出
形发生,研究弱碰撞和无碰撞区段的地质作用机制 部接触碰撞,直到大洋完全封闭、大陆岩石圈联成一
才能对大陆碰撞有全面的了解。 体的全过程。当两个大陆边缘开始接触时,大地构
大陆碰撞作用是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支柱之 造体制从洋—陆转换变为大陆碰撞。由于两个大陆
一。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Davisetal.,1983;James, 块碰撞的强度正比于碰撞陆块的质量和运动速度
1989;MooresandTwiss,1995;JolivetandHataf (见本文第5段),因此可根据碰撞陆块的尺度将大
2001;Stern,2002;Rogers,J,W.,2004;Fowler, 陆碰撞分为陆—陆碰撞、陆—岛碰撞和岛—岛碰撞
2005;LeederandPerezArlucea,2006;),大陆碰撞 三种不同级别。三种作用的挤压期长短、作用规模
带是大洋封闭的产物,即大洋板块几乎全部俯冲消 和作用后果大不相同。大陆碰撞的强度还与碰撞陆
散,而大陆板块继续移动造成的陆壳与陆壳挤压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