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偏转角度和颗粒级配对碎屑流前缘运动的影响
第48卷 第16期 人 民 长 江 Vol.48,No.16
2017年 8月 Yangtze River Aug., 2017
文章编号:1001-4179(2017)16-0049-05
偏转角度和颗粒级配对碎屑流前缘运动的影响
杨 海 龙,樊 晓 一,赵 运 会,王 海 瓜,李 天 话
(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绵阳621010)
摘要:为了研究碎屑流的运动物性,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偏转角度和颗粒级配对碎屑流运动参数的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偏转作用下,相同颗粒级配的碎屑流前缘速度的减小比例和能量的消耗随偏转角度
的增大而增大;持速阶段的平均速度、运动距离及减速阶段的初始速度、运动距离均随偏转角度的增大呈抛物
线变化特征;偏转角 为20°时各运动参数指标最大;相同偏转角度下,岩土体的中值粒径越小,碎屑流的前缘
θ
物质受到的阻止效应越明显,持速阶段的平均速度、运动距离越小;减速阶段的运动距离与初始速度和底部摩
擦效应有关。最后,提出了偏转作用下碎屑流的能量线模型。
关 键 词:偏转角度;颗粒级配;运动参数;碎屑流;能量线模型
中图法分类号:P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7.16.011
碎屑流是指高速远程滑坡或崩塌在运动过程中转 限于对某一特定滑坡进行定性分析,尚没有系统地对
[1]
化而成的一种碎屑流体 。因其具有高速、远程的运 碎屑流各运动阶段的运动参数变化特征进行研究。
动特点,在运动过程中往往会对沿途的基础设施和居
民建筑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引发严重的生命财产损
[2]
失 。野外调查发现,碎屑流在运动过程中受沟谷地
形的影响,运动路径常发生偏转,如:2010年四川都江
[3] [4]
堰三溪村滑坡 、四川汉源二蛮山滑坡 、贵州关岭
大寨滑坡[5] [6]
、2013年云南镇雄赵家沟滑坡 、2015年
[7]
陕西山阳滑坡 等。这类滑坡的运动方向均发生不
同角度的偏转,从而导致偏离滑坡起始运动方向,造成
人员伤亡和建筑损毁(图1)。
鉴于此类滑坡的致灾特点,已经引起一些研究人
员的关注并开始对其进行初步研究。如樊晓一等对大
量不同偏转角度下的滑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 图1 贵州关岭大寨滑坡[5]
[8]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10-13],碎屑流运动是岩土体
明偏转角度对滑坡运动距离的影响较为显著 。赵
运会等通过对不同偏转角度下的滑坡碎屑流堆积特征 特征和场地条件耦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将通过
进行分析,表明随着偏转角的增大,滑坡运动距离减 室内模型试验,模拟3种不同颗粒级配的岩土体(M1、
小,最大堆积厚度增加,同时偏转角对滑坡体有明显的 M2、M3分别代表土质、岩质和碎石土)滑坡在不同偏
[9] 转角度(20°,40°,60°)下的运动过程,并与无偏转作用
颗粒筛分现象 。但是,对此类滑坡的研究大多还局
收稿日期:2017-03-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绵阳市科技计划项 目(16S-02-4);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 目
(17ycx102)
作者简介:杨海龙,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E-mail:2402635703@qq.com
通讯作者:樊晓一,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及地质灾害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xyfan1003@126.com
5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