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中国地质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docxVIP

如何建设中国地质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建设中国地质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议作者 张熙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班级 83101联系方式号 201010019792012/5/14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教育部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农、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著名高校的地质系(科)合并而成。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迁出北京,在湖北江陵等地辗转办学,曾改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5年,学校正式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7年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2000年,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同年学校被列入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计划。 校园概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武昌东湖之畔,鲁磨路南望山麓。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科技博物馆,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学校占地面积1102003平方米,建筑面积757217平方米。校园分为东校区、西校区和北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和近万台随时上网的计算机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以上内容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官网,我们可以看见地质大学其实是一个有光荣传统的学校,其发展历史虽然崎岖但还是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并没有像很多其他的学校那样消失在历史潮流中,在这么多年中,中国地质大学一直坚持独立的原则,从来没有合并过其他的学校,也没有被合并过。当年的几个大的地质类学校现在也就剩下中国地质大学这一脉了。能走到今天的确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我们看看清华,让清华很值得骄傲的是从那儿走出了29位大师,包括梁启超、王国维、李济等,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直白的现象那就是这些大师无一例外全是出自1949年之前。为何49年之前名人辈出的清华,49年以后就没有出现什么大师了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试想想练清华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我们中国地质大学呢?试问,我们又何事出现了真正的大师呢?固然我们可以说49年以后的学术氛围因为政治的原因而出现了很大的影响因素。从镇压反革命、反右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一系列的历史因素看,这些对于我国整体的学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准确说是巨大的损失。这让我们后辈人需要用一代人或者几代人才能恢复过来。所以我想说的中国地质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克服当前的整体不好的学术氛围。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是那么浮躁了,所谓的快餐的文化盛行,但像我们地大的这种学术是不应该浮躁的,那样只会让我们的数据出现错误,让我们的理性出现错误。其实现在地质大学这种浮躁的学分是很明显的。举几个例子,我在参加一次科研论文报告会的时候,一位学生做完了他的报告,老师提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课题相关内容,而是问学生发表了没有?我觉得很奇怪,为何不问学术本身而是要去先追问这些名利问题呢?还有很多学生都在通过和老师的关系来提高自己的分数,试想如果我们都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扎实的学术基础从何而来呢?这个真的很奇怪。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顶尖大学在学术、科研、教学等各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氛围仍不够,许多人安于现状,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此外,同行之间的纯学术交流和批评不多,缺乏在争议中不断精进的文化环境。 浮躁之风还可以从我们介绍校友时可以看出来,世界一流大学的牛津剑桥都是从来不说自己培养出来哪个名人的.要知道这么多年出自他们的国王、诺奖获得者、将军、著名作家、各界科学家不计其数,但从来不炫耀。再看看我们这,有个校友温家宝就不停拿出来炫耀。我刚来地大的时候,不停有老师说我们学校培养出来了共和国的总理这样的优秀人物。想想真觉得这种浮夸的风气真是不行的,成功那是属于过去的。曾经我有次和朋友开玩笑说,几十年过后,每个学校做校友介绍的时候,人家学校会说他们培养出来了多少个部长,而我们学校则会说我们培养出来多少个非洲酋长。笑谈之外,却的确有些无奈。第二,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摆脱目前这种行政管理的体制。个人觉得这个是目前为止最大的弊病。更是寄生在大学上的最大的毒瘤。行政管理的方式的确是在压抑人的个性。我们不谈大的国家环境,就看看地质大学目前的行政运营。校长室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