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委婉语构成动机认知理据对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委婉语构成动机认知理据对比

英汉委婉语构成动机认知理据对比 摘 要 委婉语是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种修辞现象,在日常交际中,人们需要利用委婉语来充当自己话语的润滑剂。多年来,许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细致研究,对委婉语的研究也通常以分类、描写、构成手段和意义探究为主,本文主要基于对英汉委婉语的构成有相似也有差异的角度来分析,造成这种相似和差异的认知语言学依据。 关键词 委婉语 认知理据 对比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Constitute Justification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 Cognitive Motivation LIU Lina (Department of Foundation,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Urumqi, Xinjiang 830023) Abstract Euphemism is a rhetorical phenomenon that exists in any language in everyday communication, people need to use euphemisms to act as a lubricant own discourse. Over the years, man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angles euphemism for a detailed study, the study of euphemisms are usually classified, described, constitute a means of exploring and meaning-based,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similar there are differences the angle, resulting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Key words euphemism; cognitive motivation; comparison 委婉语是英汉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以往的许多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英汉哪种语言,其话题范畴是基本吻合的,其中关于“死”“丑”“差”的委婉,可以说是在世界任何语言中都可以找到的。 通过话题范畴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汉英委婉语在话题范畴方面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同时他们的具体表达也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这种相同点可以说是基于人类大脑的认知机制,而这种不同就是基于每个民族自身的特点。 1 汉英委婉语构成动机的相似性 作为生存在这个相似环境中的人类来说,中国人和英国人对委婉有着相似的要求,因此表现在语言上,他们对一个事物的委婉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表达。汉英委婉语的这种相似性归因于以下两个方面:客观世界和身体经验。这里的身体经验应该是广义上的,它包括我们与外界客观世界的互动,我们的知识和身体功能。 1.1 基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通过上一章的研究,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不论是英语国家的人还是汉语国家的人,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都是相似的。尽管汉语和英语分属于有着巨大文化差异和历史差异的社会中,但汉语国家的人和英语国家的人都处于一个共同的物质世界中,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可能拥有相同的认知模式。这种大体一致的认识,就构成了汉英不同民族的语言的一致性。也正是由于这种一致性才保证了地球上不同国别,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们可以互相理解、沟通。 对于委婉语来说,“趋吉避凶的心态”就是其之所以可以在汉英不同的语言系统中存在的客观基础。我们知道,处于愚昧时期的人类由于缺乏对自然界足够的认识,因此存在对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的崇拜和惧怕,这就是“灵物崇拜”。语言产生后,人们简单地将其所指称的客观事物与人为创造的表征符号进行等同,因此人们害怕鬼神,害怕坏的事物,推衍到害怕提到与这些关于凶祸的字眼,这就是禁忌语产生的根源。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禁忌,因此禁忌语就具有了普世性。而同时,每个民族也有避免这种禁忌,使用委婉说法的内心诉求,因此在处于同样的客观世界、共同拥有人类普遍的认知模式,同样有趋吉避凶心理的英语国家的人和汉语国家的人会产生相似或是相同的委婉语就不足为奇了。 例如,“死”是在生命结束时不可避免的状态,这是需要禁忌的对象。死亡是一个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自然过程,但是人们不愿意接受或者经历这个事实,这所有的害怕,担心,不愉快的感觉聚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死亡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