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解算方法
惯性导航系统原理
3 捷联式惯导系统 程向红 2010.03.19
2010-03-19
2
3 捷联式惯导系统
3.1 捷联式惯导算法概述
3.2 姿态矩阵的计算
3.3 姿态矩阵计算机执行算法
2010-03-19
3
3.1 捷联式惯导算法概述
捷 联 式 惯 导 算 法
b
ib
f b
ib
P, R, H
, L,VE ,VN
捷联式惯导航系统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就是将载体上安装的惯性 仪表所测量的载体运动信息,经过计算处理成所需要的导航信息。
b
姿态矩 阵 计算
加速度计组
导 航 计算机
VE
初始条件
b
SF
VN
n
Cb
n
SF
b
in
t
H
P R
陀 螺仪组
ib
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信息处理系统
根据捷联式惯导的应用和功能要求不同,计算的内容和要 求,有很大的差别。常有
SINS——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SVRU——Strapdown Vertical Reference Uint SAHRS——Strapdown 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s 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捷 联 式 惯 导 算 法
b
ib
fib
b
P, R, H
E N
, L,V ,V
2010-03-19
4
接联式惯导的算法的基本内容
(1)系统的启动和自检测
(2)系统初始化
(3)惯性仪表的误差补偿
(4)姿态矩阵的计算
(5)导航计算
(6)制导和控制信息的提取
2010-03-19
5
(1)系统的启动和自检测
系统启动后,各个部分的工作是否正常,要 通过自检测程序加以检测,其中包括电源、惯 性仪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软件。
通过自检测,发现有不正常,则发出告警信息(或 故障码)。系统的自检测是保证系统进入导航状态 后能正常工作、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2010-03-19
6
(2)系统初始化
为何要初始化?
给定载体(舰船、飞行器、车辆等)的初始位置
(经度和纬度)和初始速度等初始信息。
导航平台的初始对准
惯性仪表的校准
Calibration
平台式
姿态矩阵的初始值
用物理的方法来实现
标度系数
加速度计
捷联式
陀螺仪
进行测定
漂移 偏置
2010-03-19
7
(3)惯性仪表的误差补偿
对捷联式惯导系统来说,由于惯性仪表直接安装 在载体上,因此,载体的线运动和角运动都引起 较大的误差。
为了保证系统的精度,必须对惯性仪表的误差进行 补偿,最好的补偿方法是计算机补偿。
在计算机中通过专用的软件来实现误差补偿。
2010-03-19
8
(4)姿态矩阵的计算
姿态矩阵的计算是捷联式惯导算法中最重要的一 部分,也是捷联式系统所特有的。
不管捷联式惯导应用和功能要求如何,姿态矩阵 的计算却是不可少的。姿态矩阵算法是本章重点 讨论的内容。
2010-03-19
9
(5)导航计算
导航计算就是把加速度计的输出信息变换到导航坐 标系,然后,计算载体速度、位置等导航信息。
2010-03-19
10
(6)制导和控制信息的提取
制导和控制信息的提取,载体的姿态既可用来 显示也是控制系统最基本的控制信息。
此外,载体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信息也都是控制 载体所需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从姿态矩阵的元素和陀螺加速度
计的输出中提取出来。
2010-03-19
11
捷联式惯导系统算法流程图
启动
自 检 测
初 始 化
姿态阵计算
迭 代 次 数
控 制 信 息 提 取
返回9
2010-03-19
12
YES
导 航 计算
NO
2010-03-19
13
3.2 姿态矩阵的计算
捷联式惯导中,载体地理位置就是地理坐标系相对 地球坐标系的方位。而载体的姿态和航向则是载体 坐标系相对于地理坐标系的方位关系。确定两个坐 标系的方位关系问题,是力学中的刚体定点转到理 论。在刚体定点转动理论中,描述动坐标系相对参 考坐标系方位关系的方法有多种。
四参数法 1843年发明的,首先在数学中引入四元数,以 后用在刚体定位问题。凯里.克莱茵(Cayley-
Klein)参数法,是在1897年提出的。
九参数法 基于方向余弦的概念,也称 方向余弦法。
三参数法
欧拉角法 ,是欧拉在1776年提出的。
四元数法。威廉.哈密顿(William Hamilton)在
等效转动矢量法
3.2 姿态矩阵的计算
3.2.1 欧拉角法
3.2.2 方向余弦法
3.2.3 四元数法
3.2.4 等效转动矢量法
2010-03-19
14
3.2.1 欧拉角法
Xb
ENU作为参考坐标系,则航向 角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技能型人才培养探析——从新手到专家(管理).ppt
-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二).ppt
- 技能-第3章 营养咨询与教育.ppt
- 把平凡做到极致就.ppt
- 技能培训-3-20170211-无EPC的气相色谱仪的流速、分流比、隔垫吹扫及尾吹气的设置.pptx
- 找对位子(魏东海).ppt
- 技能大赛:有趣的规律.ppt
- 投资咨询服务公司.docx
- 投资公司分类岗位职责大全.doc
- 投资学债券期限结构.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