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校本课程教材《泰兴》
第一单元 我“家”在这里第一节 你的名字泰兴城名字的由来一、历史原因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设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个乡设置泰兴县,取“随泰而兴”之意,起名“泰兴”。五千年前,泰兴地区是一片茫茫大海,长江入海口还在镇江、扬州之间。到西汉,泰兴老龙河以北地区才形成了一片沙洲,地属海陵县界。该地历经千年江岸变化、陆面浮沉,古称泰兴“襟江带海”也正是缘出于此。二、字形寓意“泰”“兴”两字从字形,构造看:“泰”:上三人,下水,三人乐水,人水合一。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兴”:从舁,从同。舁,共举;同,同力。寓意众人齐心共出力。“泰兴”:三人枕水和谐地,官民同心促发展。(三人可指众人;也可指古人,今人,后人三代人)三、词义寓意“泰兴”从词义看,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表面意义):安泰,兴盛之意。寓意泰兴一方水土,安泰和盛兴。第二层含义(隐含意义):“国泰兴邦“之意。寓意泰兴要肩负重任,安泰国家,振兴中华。第三层含义(时代意义):泰,乃和平;和谐之喻。兴,起也(崛起);发展之意。【课外拓展:找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追溯它的名字来源】第二节 你的位置一、位置境域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北纬31°58′~32°23′,东经119°54′~120°21′。东接南通市如皋市;南接泰州市靖江市;西濒长江,与镇江市扬中市、常州市新北区隔江相望;北邻泰州市姜堰区,东北与南通市海安县接壤;西北与泰州市高港区毗连。东西最大直线距离为47.0千米,南北最大直线距离为43.5千米。二、地形地貌泰兴市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总面积1172平方千米,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渐次倾斜。三、气候特点泰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2.0℃,最低气温-10℃;七月最热,平均温度27.6℃,最高气温40℃。年平均降水量1027毫米,日照2125小时,无霜期220天。四、河流水文泰兴市水域面积216.58平方千米(含江域面积42.88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港口有如泰运河(泰兴境内总长44.33km)、古马干河、羌溪河、季黄河、靖泰界河、宣堡港、焦土港、增产港、西姜黄河、东姜黄河等。五、自然资源 泰兴主要矿种有:天然二氧化碳气、氦气、地热浅层天然气,丰富的地下水、矿泉水,优质石英砂,制砖瓦粘土。矿产资源品种虽少,但储量丰富,品位高。溪桥二氧化碳气田是全国最大的二氧化碳气田。华东石油局在石油天然气普查勘探过程中,于1983年发现了溪桥二氧化碳气田,埋藏深度1800—2650米,可采储量约600亿方,地质储量在1000亿方以上,气田压力高,生产井井口高达8.6Mpa,采用自下而上、由深到浅的自喷方式开采,二氧化碳喷出即为液态,含量在99%以上。溪桥二氧化碳气田属中深层、低丰度、高产能的中大型气田,按21世纪前叶的开发能力,预计可使用年限至少在200年以上,可充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据初步调查勘察及《江苏地矿信息》信息显示,有全国稀有的黄金气体“氦气”,分布在溪桥境内,是江苏地区最著名的浅层无机成因气田,该气田气层埋深373米,气田以高含氮为特征,氮含量在58%以上,在多次气样分析中均发现氦含量较高,一般为0.58—1.06%,最高达1.17%,已远远高于氦含量0.3%的工业品位。该气田圈闭面积0.72平方公里,其中含气面积0.52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1036万立方米。其中氦地质储量超过10万立方米,甲烷地质储量248万立方米。第三节 你的历史一、建县前夏、商时期,泰兴故地为《禹贡》所载扬州之域。周时,泰兴故地为海阳属地。春秋时期,泰兴故地属吴。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泰兴故地为越地。战国中期,泰兴故地归属楚。秦时,泰兴故地为广陵地,属九江郡;楚汉之际属东楚,为东阳郡地。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复为广陵地,属荆州。十一年改属吴。十二年,名海陵仓。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时泰兴故地为海陵县之济川镇。王莽当政后曾改海陵县为亭闲(一作亭门)。后汉建武年间,仍名海陵县。三国时,曹操强令滨江郡县徙民,成为隙地,海陵县废。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复立海陵县。成帝咸康四年(338年)改名海阳县。南朝宋、齐年间,海阳县复名海陵县,泰兴故地仍属海陵县地。隋唐两代,泰兴故地均为海陵县地。二、建县后五代十国,泰兴置县于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属泰州,县治设济川镇。宋建隆元年至祥兴二年(960年~1279年),泰兴县辖阴沙(今靖江市)。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泰兴县改属扬州。南宋绍兴初,再属泰州;五年(1135年),仍改属扬州;十年又属泰州;十二年又改属扬州。元朝,泰兴县升为上等县,属扬州路总管府。至正十六年至二十八年(1356年~1368年)阴沙(今靖江市)大部隶泰兴县,小部隶江阴州。明朝,泰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