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畔,在民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河畔,在民间   在大似海进行的冬捕是一群人的狂欢:在震天的号子声中,十几名渔工将大网缓缓拉出冰面,就这样,第一网鱼在万众瞩目下浮出水面。   在东北漫长的寒冬,缺少新鲜蔬菜,但有了脆生、鲜甜、微辣的泡菜陪伴,即便是外面大雪纷飞,室内的生活也变得温暖而有滋味。   海伦剪纸以汉族传统剪纸艺术为基础,融合满族、鄂伦春族的拨云子、印麻花等工艺的特点,采用灯烟熏、剪刀剪的方法,具有粗?E豪放的乡土风格。   千百年来,呼兰河静静地流淌,河流两岸遍布广袤、肥沃的黑土,从东北开发开始,这里就成为了黑龙江最富饶的农业地带之一。世世代代生活在呼兰河沿岸的人享受着这条河流的丰富馈赠,在长期的生活中,也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与习俗。   呼兰河畔,靠水吃水的人喜爱钓鱼,从而衍生出各种独特有趣的钓鱼方式;在开发东北漫长的进程中,呼兰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发展出剪纸、二人转、皮影戏等具有趣味性的民间艺术;而这条河流孕育出来的各种美味,更成为当地人永远难舍的味道……   垂钓呼兰河,钓鱼不用钩冬捕大似海,集体狂欢   潺潺山泉汇聚而成的呼兰河,水美鱼肥,在河里能找到我国北方几乎所有的淡水鱼,而当地人为了获取呼兰河的丰厚馈赠,发明了各种独特的钓鱼方式。   在呼兰河形形色色的钓鱼方法中,钝钩钓法最悠久。所谓“钝钩”,指的是没有钩尖的“钩”,当然,这种钩也挂不上饵。将粗细合适的麻绳涂上猪血做主钓线,每隔约两米绑上两根尺许长的细麻线,一根系上鸡蛋大小的面食或豆饼块,另一根则系上火柴大小的金属棍做的“钝钩”,然后将钓线垂放到河里,就可以“太公钓鱼”,等待“愿者上钩”了。因为用面食和豆饼制成的鱼饵耐泡,一整天几乎不用换饵,钓者下钩之后无需寸步不离地守着,故而这种钓法又名“懒钩钓”。尽管钝钩钓法看上去很简单,很让人怀疑是否真能钓到鱼,但在鱼虾丰美的呼兰河,每次下了钓线,总有不错的收获,而且钓上来的几乎都是一斤以上的鲤鱼。这种有着“洁癖”的鱼在吃饵之前,要先把进食的环境清理干净。于是,鱼饵旁边的钝钩便被鲤鱼当作草根、树枝之类的杂物,所以,当它们张嘴将“杂物”吸入口中,便会被钝钩牢牢地挂住,成为钓鱼者的战利品。   “趟子钩”也广泛使用于呼兰河流域,这是一种更专业、钓获量更大的钓法,适用于垂钓浅水中的鱼。趟子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主线,二是垂挂在主线上的吊钩。主线一般都有近百米长,一头系在大石头上,另一头则系上浮漂;吊钩一般用半尺长短的辅线系在主线上,使用蚯蚓、蛤蜊肉、泥鳅、小鱼小虾等活饵。夕阳西下的时候,钓者装好鱼饵,驾船顺着水流的方向将一头固定的“趟子钩”有条不紊地下到河里,一夜之后再去收回鱼钩,就会有不小的收获。   除了“钝钩”和“趟子钩”,还有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钓鱼工具,那就是“手竿”。人们把针烧红,弯成钩形,便成了鱼钩,钓竿用青柳条或竹竿制成,鱼漂则是截成小段的高粱梢。这种简易的自制钓具因为鱼钩没有倒钩,鱼上钩后容易逃走,所以比起现代钓具,收获要少很多。不过,钓翁之意不在鱼,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还愿意采用这种最原始钓鱼方式的人,大概更看重钓鱼过程中的那份闲情逸致吧。   如果说垂钓是一个人的快乐,那么在大似海进行的冬捕则是一群人的狂欢。   “大似海”是一个湿地湖泊,位于呼兰河畔的肇东市。大似海自古就是天然的渔猎湖泊,盛产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鳙鱼,清朝时,这里出产的鱼曾作为贡鱼专供朝廷和皇族,而原始的冬捕方式一直传承至今。   每年的冬捕都是当地的盛事。开捕当天,渔工们会早早地来到湖边,经过鱼把头的有序分工,他们开始凿冰、拉网,各司其职。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进行祭湖醒网仪式。几案供三坛白酒,点三炷香,在充满萨满风情的舞蹈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渔把头颂醒网词,并行大礼虔诚叩拜,以祈愿冬捕平安,多出鱼、出好鱼。仪式结束后,鱼把头一声令下,渔工们便直奔湖中心的下网口,捕鱼正式开始。渔工们将长约800米的大网从冰下的一个个铁钩子中如穿针引线般穿过、展开,随后,一个椭圆形的大网徐徐拉开。大约两小时后,在震天的号子声中,十几名渔工将大网缓缓拉出冰面,就这样,第一网鱼在万众瞩目下浮出水面。这时,在一旁等候买鱼的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挑鱼、捡鱼了,因为冬捕的第一网鱼肥嫩鲜香,且寓意吉祥,所以人们会争相购买,希望图个吉利。   如今,在大似海每年都会举办冬捕渔猎文化节,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游人会聚集于此,体验渔猎文化独有的乐趣与魅力。   “鱼中珍品”七星鱼的美味泡菜和打糕的完美组合   呼兰河绵延千里,盛产各种独特的美味,而七星鱼就是其中的一种。   七星鱼是生存于呼兰河兰西段的一种淡水鱼,这种鱼没有鱼鳃,依靠头两侧长着的七个小孔来呼吸,故而得名“七星鱼”。七星鱼的外形近似于泥鳅,嘴部呈圆形,类似吸盘。值得一提的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