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舞之“中国”建设
【摘 要】中国古典舞的现代重建,以文化为根基扎根建设已经被提上日程。“中国”、“古典”定名正义,中国古典舞不能是“自在”的艺术,肩负弘扬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没有哪一派舞蹈可以涵盖中国悠长历史的典范和传统。如何丰满中国古典舞体系、如何寻找遗失的中国古典舞蹈文化是本章的内容。
【关键词】古代;典范;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64-02
一、时间上的一段,空间上的一块
中国古典舞应该是中国“高雅舞蹈”的中流砥柱,是传统的最有力的捍卫者。立足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是中国建设首先要确立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恒久的生命力。
不同的文化形态造就不同的艺术形态。就中国古典舞而言,以时间为纵向,空间为横向重建中国古典舞,不同的历史分期,要顾及不同的空间范围,中国古典舞落在空间上的内容就是文化。中国的断代历史,通过中国古典舞之“古”的时间考证,中国古代可划分为九个主要的历史分期:(一)原始社会中后期,(二)三代――夏、商、周,(三)先秦――春秋战国,(四)两汉,(五)魏晋,(六)南北朝,(七)隋唐,(八)宋,(九)明清。弄清楚每一个时代社会形态、哲学礼法、宗教信仰、人文习俗、民族演变以及文学艺术所体现的该时代共同的审美特色,分时间上的一段,空间上的一块,建设中国古典舞,丰满中国古典舞不失为一种途径。结合现有的古典剧目,有清朝时期“道”文化的满族舞蹈《纨扇仕女》表演在宫廷、唐时期的“释”文化《闻法飞天》表演在宗庙、“儒”文化汉族舞蹈《秦王点兵》表演在宫廷等等,如此看来中国的古典舞蹈庞大的历史根基,还有大片的空白需要填补,重建才刚刚开始。九个历史分期、不同的文化形态,再继时空间的建设之后,我们还可以从宗教信仰、表演的舞蹈场入手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另外不能遗漏的是,在我国古代历史,曾有形成国家形态的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所以蒙族、满族等民族舞蹈也是我们需要挖掘建设用以丰满中国古典舞体系的对象。
此外中国古典舞之“中国”在为古典舞蹈圈定地理领域的同时予于了其国家的政治色彩。中国古典舞如若固步自封,沉溺在自己的领地里“闭门造车”,何以冠上“中国”之名?所以“中国”建设还要与世界接轨,遵守世界古典舞蹈的立场不可违背。比如俄罗斯古典芭蕾舞蹈的立场:(一)排除粗俗的舞蹈语言,(二)要求高尚端庄、温文尔雅,(三)反对激烈的个性表现,(四)讲求理智与共性,(五)追求技巧和程式化,(六)对于传统保持尊重和承袭。凡此种种,是有全球化理念与实践的参照的。[1]
二、追根溯源,向前走往回看
中国历史虽然断代,但古国文明却不曾断层错位,古典舞蹈作为时空间的流动艺术,以一种画于图壁、载于典籍的形式流传下来。激活舞蹈的局限和困难,以经典审美文化追求作引线往回追溯,不失为一种策略。在探究古典民俗,源流关系的同时,要研究流传不变的传统精髓,也要追根溯源了解不同时期变故的缘由,将中国古典舞作为与社会、历史、民族紧密相连的文化去研究,继而追寻到舞蹈文化主流、支流的关系。
此外,中国古典舞的建设还要活在当下。以现代人的身体演绎保存中国古典舞,以防厚今薄古,把握传统文化是重中之重;(说完全“复古”是没有可能)但拿捏古今也要避免传统主义,只有鲜活的生命才能长流。所以刘青弋老师在其《中国古典舞代表作的重建和思考》中概括古典舞构建的概念标准,谈其文化首先应该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典范的,并且还要是被现代人所认可接受的。所以历久弥新的文化典范是建设根基,也不能忽略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三、原生文明的纵向裂变、横向互动
除了以规划时空间丰满中国古典舞体系建设以及追根溯源的建设途径,中国古典舞的重建还需要把眼光放眼于世界,将遗失的舞蹈文化从曾经输出国外的地方,比如朝鲜、日本找回来。台湾舞蹈学家刘凤学博士早已先行一步,为了追寻遗失的舞迹,刘老先生脚踏历史回唐朝,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和精力,从唐传日本的文献和中国民间古乐入手研究唐燕乐文化的背景、历史源渊和乐舞制度,重建了唐乐舞大曲《春莺啭》、《苏合香》、《皇帝破阵乐》,中曲《兰陵王》、《昆仑八仙》,小曲《拨头》等等,开创了新古典舞学派。
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原因遗失在外,保存在异国他乡,刘凤学老先生从日本找到依据回台湾后悉心研究,一招一式、一拍一节都力求经过若干步骤后形成动作,但由于台湾的历史渊源,新古典舞蹈在形成的过程里必然无形中植入了不同于中华本土的,台湾民族的文化特征,所以借鉴之时的取舍十分重要,如何提取精华,保留和把握属于中华文明本土的传统,剔除被植入的异化文化,并加以实践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以笔者的一己之见,人类文化本同源,原始部落文化之后产生尼罗河流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