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识诗经
認識《詩經》 中 國 韻 文 的 源 頭 中 國 詩 史 的 光 輝 起 點 古典文學的分類—韻文 古典文學的分類—非韻文 文 先秦兩漢之散文 魏晉以下之駢文 唐宋以降之古文 明清之小品文 小說 魏晉六朝--筆記小說 唐--傳奇小說 宋—話本小說 元明清--章回小說 《詩經》的名稱 先秦的《詩三百》 《詩》、《詩三百》所謂《詩三百》,乃取其篇數之約數 從《詩》到《詩經》 《詩經》之稱從漢代開始。背景︰漢武帝「獨尊儒術」 《詩經》的作者和年代 絕大部分作者不可考 民歌民謠︰民間集體創作,口耳相傳 貴族文人的作品︰大多數也無作者可考 成詩年代難以具體指明 約產生於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距今約3000年) 詩篇來源 採詩春天,採詩官,採集民間歌謠,獻給樂官,再演唱給天子聽。目的︰ 「知得失,自考正也」 獻詩貴族文人與士人作品,則是通過「獻詩」之渠道,匯聚到朝廷 賦《詩》言志 「不學詩,無以言」 外交家喜以詩美化辭令、委婉表達情意 講義P2 范宣子出使魯國,意欲魯國幫助晉國,討伐鄭國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騂騂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無胥遠矣。 孔子論《詩》 內容豐富的百科全書 《論語?陽貨》孔子:「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刪修改訂詩篇 學子必讀 儒家對《詩經》一直十分重視,被列為學子的必讀之書 讀詩影片 《詩》六義:內容 風:各國民間歌謠 十五國風: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 160篇 雅:燕饗朝會公卿大夫之作 二雅:小雅、大雅 小雅80,大雅31,計111(含笙詩6篇) 頌: 祭祀頌神或歌讚祖先的樂歌 三頌:周頌、魯頌、商頌 周頌31、魯頌4、商頌5,計40篇 《詩》六義:作法 賦:鋪陳直敘 將仲子兮,無踰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 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比:比況、比擬 鴟鴞鴟鴞, 既取我子, 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興:托物聯想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室宜家 《詩經》題材內容 古老的民族「史詩」 祭天敬祖的「祭祀詩」 崇尚禮樂的「宴飲詩」 憂國憂民的「政治詩」 「農事詩」 「行役詩」和「思婦詩」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禮記》:「溫柔敦厚,詩教也。」 《詩經》的藝術特徵 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賦、比、興是不僅可以說明《詩經》的表現手法,同時也是中國詩歌傳統藝術手法的特點 章節的回環復沓 所謂復沓,就是指一首詩由若干章構成,而章與章之間的字句基本相同,只對應地變換少字詞,反復地詠唱(入樂歌唱的起源) 這種結構有重複也有變化,既能充分地抒情達意,並有一種迴旋跌宕的藝術效果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周南?桃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秦風?蒹葭》 《詩經》的藝術特徵 四言為主 《詩經》是中國古代四言詩的濫觴和代表。四言雖屬它的基本句式,卻不是唯一句式,它根據詩的內容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往往也有許多靈活變化 豐富優美的語言 用詞豐富,表達準確。例如,《詩經》作品中僅用於表示手的不同動作的動詞不下五十多個 善於使用各種疊字詞、雙聲、疊韻詞,來增強形象感和表現力 《詩經》的藝術特徵 自然和諧的韻律 《毛詩》之韻,動乎天機,不費雕刻。 《詩經》俚諺童謠,矢口成韻,古豈有韻書哉? 但在自然和諧的歌聲中,也蘊含著某些有規律性的東西。《詩經》作品中比較常見的用韻方式有三種:第一種為「首句次句連用韻,隔第三句而於第四句用韻者」;第二種方式為「一起即隔句用韻者」;第三種方式為「自首至末句句用韻者」。《詩經》的用韻方式,對中國詩歌韻律的形成起了重要啟發作用 《詩經》的價值和歷史地位 中國文學輝煌的開始 《詩經》產生於2000多年前,作為扣人心弦、豐富多采的詩歌,它是中國文學輝煌的開始 首創性的巨大影響 《詩三百》的時代,也是文化大體定型的時代。文化定型了,文學也定型了,此後,詩──抒情詩,始終是我國文學的正統類型 中國古文明的載體 《詩經》可說是一部中國古文化的百科全書,為研究中華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寶庫 詩經分組問答1/10 詩篇的來源? 詩經分組問答2/10 詩的名稱? 作品產生年代? 詩經分組問答3/10 孔子與詩的關係 詩經分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