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 柳永 煮海歌
千岛之城 -舟山 舟山拥有渔业、港口、旅游三大优势。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中国渔都”之美称。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水深浪平,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 舟山以“海天佛国,海洋文化,海鲜美食,海滨休闲”为特色的海岛旅游,已成为舟山市的一大支柱产业。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接待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豪爽的好客习俗,使这里成为了华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成为中国海岛海洋旅游的聚焦点,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其中包括: 海天佛国普陀山,桃花岛, 奇石林立、惟妙惟肖的桃花峪景区,海金沙、撩人情思的塔湾金沙景区 , 海蚀奇礁、葱郁茂密的悬鹁鸪岛景区,朱家尖,沈家门,定海,岱山,秀山岛,等. 欣赏舟山美景 * 柳永 《煮海歌》 1 舟山简介 2鉴赏柳永《煮海歌》 顾晨洁 0607100105 经济学 柳永简介 柳永(987年—1053年),福建人。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煮海歌背景 柳永作为被当时主流文化排斥的词人,他的仕途是潦倒的。公元1049年,一个不明不白的惩罚,柳永被贬到东海之域,即现在的舟山定海,离开了繁华的京都,成为一名盐场总监。所谓“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他的恻隐心,他的责任感让他无法对这一切置若罔闻。伴着对孤寂失落的贬谪生活的感叹,诗人用悲怆激昂的情怀写出了大气磅礴的七言诗篇——《煮海歌》。 煮海歌? 宋·柳永?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碱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山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餱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门,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馀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注释】 牢盆:煮盐用的盆。输:交纳。征:税款。未遑:无暇。烁:溶化金属。这里借指烧柴。 潴(音朱):积水。飞霜,与上句成雪同义,均指白盐的形成。 假贷:借债。糇(音猴)粮:干粮。课:征收,这里是使其负担的意思。 菜色: 饥色,饿人的脸色。 这句是希望之辞。母子比喻国家和人民。作者希望两 方都富。 一物不失所:万物各得其所。这两句是说休兵则国富,国富,则可取消盐铁专卖,从而提高人民生活。辍(音绰):停止。 尔惟盐:《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即将治国比作烹饪,宰相比作调料。 这是一首乐府诗,从内容看,应当归入“新乐府”一类。 “悯亭户”三字点明作诗的题旨。亭户即是盐户,指制盐的盐民。《宋史?食贷志》:“煮海为盐……其煮海之地曰亭场,民曰亭户。”“悯亭户”表明此诗是为同情盐民的不幸境遇而作。 全诗分四层写 开头四句为第一个层次。诗句开门见山,指出盐民无田地可耕,无蚕桑可织,衣食的来源和赋税的交纳(输征),都要靠“牢盆煮就”(指制盐)。《汉书?食贷志下》:“官与牢盆。”王先谦补注:“此是官与以煮盐器作,而定其价直,故曰牢盆。”四句虽只叙述,言语之间,对定海盐户的同情关切之心隐然可感。 自“年年春夏潮盈浦”至“才得波涛化成雪” 为第二个层次,这是全诗的主体。其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完整记录了当时海盐制作的生产过程,二是生动反映了盐民“煮海”的辛劳。春夏潮退后,盐民将经过海水浸渍的泥土铲刮堆积起来,如同“岛屿”;经过“风干日曝” ,使泥土中“盐味加”;引海水浇灌咸土使盐分溶于水中分馏成卤。再将盐卤“投入巨灶”“晨烧暮烁”,最后制成盐。盐民们在制盐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受“刮泥”、“灌潮波”、“采樵”和煮盐的辛劳,而且“豹踪虎迹不敢避”,要冒着生命的危险。这高高堆积着的雪白的盐,乃是盐民们以劳动与生命去换得的成果。 按理说盐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盐来解决自己的衣食生计,其实不然此诗的第三个层次便转而述说盐户丰产之后生活极度贫困窘迫的事实。第三层“自从潴卤至飞霜”至“虽作人形俱菜色”。“潴卤至飞霜”指海盐生产的整个周期,在这整个生产期间盐民们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全靠借债!“无非假贷充糇粮”。糇粮,这里指粮食等生活所需。借债要还钱,而盐民只能把盐卖给官府,官府把盐价压得很低,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