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语文教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五代语文教育

第四章 隋唐五代语文教育 第一节 识字写字教学 第二节 阅读教学 第三节 写作教学 第四节 语文教育思想 概述 隋唐五代(581-960)时期,中国语文教育又有了重大变化。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科举产生并逐步形成了包括分科设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考试范围(各科不同)、考试步骤(乡试即州县考试--省试即尚书省礼部考试--吏部考试)和考试方法(口试、贴经、墨义、策问、诗赋)等在内的较为完备的考选制度,形成了包括官学(隋朝: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等五学;唐朝:国子学、太学、四门 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和两馆-广文馆和崇文馆)和私学(乡学、村学和家塾等)在内的非常发达的学校教育制度。文学也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诗歌的发展尤为突出。 在科举、经学、古文运动和文学创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推动下,以文言型书面语言教学为主的语文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第一节 识字教学 一、识字教材 (一)沿用前代的部分识字教材 主要有:《急就篇》《千字文》《开蒙要训》 (二)使用新编识字教材 主要包括训诫类知识读物、历史故事书、常识问答书和杂字书。 1、训诫类知识读物 这类识字教材由抄集一些名言谚语而编成,目的是对学童进行识字教育和封建思想教育。如 《太公家教》 《新集文词九经钞》等。 《太公家教》 作者不详。它是现存最早的训诫类识字教材,出于敦煌遗籍。 《太公家教》目的侧重于对学童进行封建思想教育,所以内容大多是讲些为人处世之道。文字很通俗,夹杂不少俗语,有些地方牵强不通,抄本里错字漏字也多。 它的一些内容是吸取古书上的话,如“三人(抄本此处多一同字)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此处误作盖)之。”摘自《论语》;“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则是径抄《千字文》。 它的大多数内容,是当时的俗谚格言,其中一些一直流传至今,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贪心害己,利口伤身”,“落网之鸟,恨不高飞;吞钩之鱼,恨不忍饥”,“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等。此书堪称当时“一部格言谚语的汇海”。 编排特点:既吸取古书上的话,也吸取流行的谚语,尽量做到通俗好懂,多用四言韵语编成,以使儿童容易念,容易记。 流传情况:“《太公家教》是从中唐到北宋初年最盛行的童蒙课本。大概说来,自从第八世纪到第十世纪末年(750—1000)通用在中国北部;第十一世纪到第十七世纪(1000—1650),还继 续不断的被中国北部和东北的辽金高丽满洲各民族内说各种语言的儿童所采用。 ”(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第220页 ) 评价:像《太公家教》这类训诫类的知识读物,就其内容而论,大多无足取;就其方法而论,值得注意。把前人流传下来的和当时流行的格言谚语编成浅近易懂、流畅上口的儿童容易念、容易记的韵语读物,这种方法,在我国封建社会,在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识字教育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2、历史故事书 沿用南朝隶事的作法,将典故编成对偶押韵句, 以供蒙童学习。除识字外,还获得历史故事知识。以历史故事知识为主要内容来编写蒙书,教儿童诵读、记忆,这是古代蒙学一个新发展。如《蒙求》《兔园册》《籯ying金》等。 《蒙求》,作者唐代李翰,是中唐到北宋最为通行的童蒙课本。 内容:涉及范围广,包括古代天文、地理、历史、神话、医药、占卜、民族、战争、动物、植物等方面。 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包括一些传说人物的故事,有的表现某种可取的言行,有的带有激励劝勉的意味,有的是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 闻,如:匡衡凿壁,孙敬闭户。孙康映雪,车允聚萤。屈原泽畔,渔父江滨。 还有一些神话故事和古代寓言,如:女娲补天,长房缩地。墨子悲丝,杨朱泣歧。 还有一些纯知识性材料,如:杜康造酒,仓颉造字。程邈隶书,史籀大篆。蒙恬制笔,蔡伦造纸。 编排特点: 第一,篇幅不多,内容丰富。全书只两卷,正文596句,2384字,590多个典故,基本上是一句一个典故,只有最后四句结束语不含典故:浩浩万古,不可备甄。芟shan繁摭zhi 华,尔曹勉旃zhan。 第二,属对类事,单独押韵。通体是四字句,多是主谓结构,每两句为一组,互为对偶,包括两件性质相近的故事。逢双句押韵,每八句押一个韵,如开头八句: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丁宽易东。谢安高洁,王导公忠。最后四句单独押韵。 第三,组成篇章,不分门类。此前的集事书,如 虞世南的《兔园策(册)》纂古今事48门。《蒙求》则不分门类,把众多典故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书,这是一种创新,便于学童记诵。 3、杂字书和常识问答书 这类书供学童随身携带,临时查阅,主要进行识字和知识教育。杂字书包括:《俗务要名林》《诸杂字》等。常识问答书主要为:《杂抄》。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