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子鼓书调查研究
长(读zhang)子鼓书系山西鼓书之一种,因过去流行于晋东南长子县而得名。现长子全县共有鼓书说唱团四十余个,从业人员四百余人,演出区域扩展至整个晋东南以及晋中、冀东、豫北部分地区,演出活动中已有了演出经纪人,并出现了专为鼓书演出搭建临时舞台的专业户。鼓书行业从业者人均年收入超过两万元。
这个在过去极为普通的民间曲种,怎么会在现代化进程加速之日,在许多民间音乐都呈现衰落迹象的今天,发展得如此兴盛?它在晋东南这片土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晋东南这方沃土给予了它怎样的生存空间?长子鼓书经历了什么?又在经历着什么?为了解开这一个个谜团,笔者于2006年2月至10月,赴晋东南地区对长子鼓书的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经济运行模式及收入状况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实地调查。还有目的地调查了同一地区的其他鼓书品种,以作为比较研究。采访地区涉及晋东南两市12县;采访对象五十余人,包括《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西卷》晋东南曲种的撰稿人,当地说唱艺人、民间音乐研究专家、文化部门负责人,当地部分演出公司、音像公司以及音像制品销售商等。同时,选择了当地较为著名的“智燕说唱团”、“申虎威说唱团”以及曾在当地红极一时的“襄垣鼓书曲艺队”进行纵向深入的跟踪采访。
半年多的调查,使笔者对长子鼓书加深了了解,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一、民俗与鼓书――难以割舍的情结
晋东南,是一个说唱艺术较为繁荣的地区,鼓书尤盛。《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西卷》(以下简称《集成》)收录的该地区14个说唱曲种中,鼓书类有8个,分别为潞安鼓书、襄垣鼓书、长子鼓书、高平鼓书、武乡鼓书、陵川钢板书、沁水鼓儿词和黎城鼓儿词,占《集成》鼓书品种的80%(《集成》中共收录鼓书10个)。
(一)特殊地域下的鼓书兴起
1.晋东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晋东南地处太行山腹地,北交晋中,南接河南,东与河北省为邻,西与山西临汾地区接壤。因地势高,“据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历史上也称“上党”。晋东南从地形地貌上看四面环???,内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中间有三条较大河流由西至北为沁河、丹河、浊漳河。盆地周围的高山海拔约1500-2000米以上,将整个地区包裹其间。地下有丰富的煤、铁等矿藏。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温和适中,物产丰富,旱涝保收。人民的生活基本可以自给自足,素有“米粮川”之称。
但是,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又使其交通闭塞,很难与外界交流。在这种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衣食无忧的晋东南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闭塞的山地交通环境之间的矛盾。我国古代,尤其是宋以后,戏曲和说唱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化娱乐方式和民俗事象之一。但多山的地理环境,使得人员众多、舞台布景和道具庞杂的戏班,很难进入山区演出。同时,山区住户相对较少,尽管有些余钱,但还不足以负担正规大戏班高额的演出费用和为其提供几十人的接待场所。
这一系列的矛盾为说唱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作为说唱班社,其人员仅有5至7人(有时仅2至3人),行动灵活,费用低廉,住宿方便。因此,在当地农村受到广泛欢迎,成为最活跃的民间艺术形式。
2.晋东南地区鼓书产生的民俗根基
作家冯潞先生在《晋东南密码》一书中提出:小盆地与山岳混合的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使晋东南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山西其他地域文明的山地文明――农耕一士大夫的晋南文明、游牧一边塞文化的晋北文明、市井一大院文化的晋中文明。在这种文明中生活的人们,思想保守而性情刚烈,安于现状又勤劳朴实。由于大山阻隔,晋东南在历史上较少受到中央政权的足够控制,山民们所接受的礼仪教化很少。据当地地方志记载,上党人“性朴质”、“尚气节”、“人俗劲悍”。同时,人们对天地神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这也与将生产“寄希望于自然条件”和“稳定的内部结构”的山地文化有很大关系。
晋东南是一个远古神话传说极为密集的地方。例如,关于炎帝的传说就有很多。在长治县羊头岭,还有多所祭祀炎帝的庙宇,至今每逢四月初八(炎帝生日),仍要举行为期三天的庙会,人们都会蒸面羊(当地传说祭祀炎帝用羊而不用牛)用以祭祀。当地很多地名和神话都与炎帝、女娲、后羿、愚公等有关。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神的敬畏与原始崇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敬神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晋东南地区,几乎村村都有庙宇,所敬神明繁多且来历、司职各不相同。历史上,逢年过节各地都会举行迎神赛社活动,逢各种神明的生日都会举办庙会。即使到了今天,各村镇每年至少也都会有两至三次庙会。而在敬神的民俗活动中,作为“娱神”的主要方式,请“八音会”,请人“唱大戏”、“说神书”则属必不可少。
民俗事象只有得到众人的认可和接受,才能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