檫树主要病虫害调查和防治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檫树主要病虫害调查和防治技术

檫树主要病虫害调查和防治技术   【摘 要】笔者结合全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开展了檫树病虫害专项调查,调查发现,旌德地区檫树主要病害1种、主要虫害5种。为有效防治檫树病虫害,笔者结合营林技术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方法。 【关键词】病虫害;调查;防治 檫树在皖南山区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之一,因其速生丰产高效而成为旌德县人工造林首选树种。近年来,我县各乡镇及国有林场均有檫树病虫害发生情况的报告,为预防和控制檫树病虫害的发生,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我们在2013年5---9月期间,结合全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开展了对檫树病虫害种类进行调查,并就相应的病虫提出了防治方法。 1.檫木的生物学特性 檫树(Sassafras tsumu Hemsl),又称檫木、梓树、黄楸树,为樟科檫木属乔木,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湿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红壤或黄壤上均能生长良好,陡坡土层浅薄处变能生长。其根深、萌芽性强、生长快,在适生地区10~15年即可成材,属速生丰产树种,又是良好的绿化树种。 2.调查方法 结合全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了解各林业单位经营区域内檫木林生长情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调查员采集的标本和所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林分进行实地详细调查、采样,参阅有关文献对病虫种类进行鉴定分析。 3.调查结果 根据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檫木纯林还是混交林,幼林林分质量差异不大,但中龄林的林分质量相差很甚大,纯林平均高9~12m,胸径12~16cm,心材腐朽株率达40%以上;杉檫混交林中檫木平均高9~14m,胸径22~28cm,心材腐朽株率在5%以下[1]。 3.1 主要病害: 溃疡病,檫树溃疡病是一种由于强光照射树干并灼伤树皮而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该病在我县比较常见,多发生在阳向山坡地形,因日灼而引起的溃疡病,同时引起大茎点菌(Macrophoma spp.)等弱寄生菌及木材腐朽菌的侵入,引发檫树干腐病,使输导组织更加遭受破坏,从而严重影响檫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以致树势逐年衰弱,受害重的植株,生长明显下降,并逐渐停止生长,导致檫树虽成林但难以成材,或终至枝叶凋枯而死。 3.2 主要虫害: 绿尾大蚕蛾(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本地区1年2代,第1代5-6月为害盛期,往往食尽整个林分的檫树叶,第2代7月下旬再度为害,从而导致檫树枯死[3]。2013年7月在蔡家桥林场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发现乔亭工区38号小班杉檫木混交林的檫树因多次遭受绿尾大蚕蛾的为害而大面积枯死。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Moore),本地区1年1代,7月初为害严重,7月下旬即下树在灌丛上结茧化蛹,茧呈网状卵形,9月上旬开始羽化,以卵越冬。大发生时,林木叶片大量被子食,虽然可以萌发新叶,但树势衰弱。檫木纯林因叶片大量被食,虽然可萌发新叶,但树势衰弱,又因叶片稀疏,受7~8月夏日高温影响,树干表皮受阳光灼伤引发溃疡病,其他病菌侵入引发檫木干腐病,心材腐朽,严重影响材质,造成经济损失。杉檫混交林中的檫木虽然遭受受银杏大蚕蛾为害,但由于杉木的庇荫作用,树干不易受阳光灼伤,故一般不会发生干腐病[1]。 白轮蚧(Aulacaspis sassafris Chen),仅在2010年发现于蔡家桥林场南山工区绵川洞林区杉木和檫树混交林的林缘单株檫树上,经清除后未再发现有该虫为害。经查阅有关文献,该害虫喜群集,1年3代,以二龄若虫和雄蛹在嫩桃上越冬,3月下旬雌若虫发育成虫,4-5月产卵,6月上旬孵化盛期,第二代7月下旬为孵化盛期,第三代10月孵化盛期[2]。 一点蝙蝠蛾(grape tree borer;Phassus sinifer sinensis Moore),属普通害虫,该虫食性杂,以蛀食树干为主,同时还危害光皮桦、无患子等软阔树种,枫香等硬阔树种及针叶树种未见为害。在本地区1年1代,5月下旬在虫包内的蛀孔口化蛹,蛹期为15―20天,6月中旬至7月上旬,蛹羽化成虫,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均有幼虫孵化。幼虫前3龄期一般只在地表活动,取食枯叶或腐殖质,三龄后开始上树到主干上蛀孔、吐丝结虫包,11月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时幼虫在被害木蛀道内越冬。 黑翅土白蚁(Odototermes formosanus),在本地区广泛分布,主要为害檫树皮或从溃疡病伤口侵入木质部,使树体空心,木材利用率降低或无利用价值。 4.防治技术 4.1 营林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选择健康粗壮优良苗木造林,营造檫树纯林尽可能地选择阴向山坡,阳向山坡应营造针阔混交林,通过其他树种对檫树的庇荫作用防止发生溃疡病。抚育管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