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文化在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中的作用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代中国人的公共文明素质提升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礼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以“毋不敬”和谦逊自律为精神内涵的礼文化,经过现代文明的创造性转化,运用到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的教育中,必定能给中国人带来崭新的精神风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公共文明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而教育者率先垂范则是道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将礼文化的一些要求纳入制度体系,是建立良好公共文明秩序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礼文化;公共文明素质;精神文明;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5-0085-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迈入小康社会,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大为提升。但近年来,国民在公共场所的一些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中国人应该以怎样的面貌立于世人之前?如何表现中华民族的软实力?这之中,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礼文化能为之提供什么样的精神支撑?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离不开传统礼文化的培育
公共文明是现代文明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人们的公共交往日益频繁,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公共文明已日益成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最直接的体现。现代公共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优良的公共秩序、优美的公共环境、优质的公共服务、积极的公众参与等。但从根本上讲,社会公共文明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是国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具有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状况。
公共文明是超越个人的私人生活的界限而在公共生活空间构建起来的文明状态。由于公共生活具有空间的开放性、时间的临时性和进入公共空间主体的不特定性、偶然性,因此,公共生活中的人们往往表现出更多的放松约束、率性随意、自私自利。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流动性大幅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更多的自我中心、利益至上、人情淡漠的背景下,以公共性、公益性、利他进而利己为特性的公共文明,特别容易为陌生人社会中的个体所忽视,公共文明建设必然面临更大困难和更多挑战,这也是当今社会必须更加重视、花更多精力寻找公共文明建设良方的原因。
现代社会对人们意识和行为的约束既要靠法律强制,也要靠纪律约束,更要靠道德教育,公共文明建设中国民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养成和提高同样如此。一般而言,法律强制和纪律约束作为外在他律方式,主要是为公共文明建设建立最基本底线,比如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交通路口严禁闯红灯,严禁聚众斗殴等,其主要功能是建立基本的公共秩序;而道德教育则重在提高国民公共文明意识,确立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观念,形成关心公共事务与公共利益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方式,是一种注重自律的方法。现代社会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张,公共生活空间的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尽管法律和纪律形成的他律机制对于公共文明建设作用日显突出,但从根本上讲,引导教育国民养成公共文明意识,提高国民的公德素养,使国民形成自律精神,才是公共文明建设的核心根基。
深受经济人、理性人熏染的现代人,如何能接受利他、公益要求,在公共生活中形成尊重、照顾他人利益的自律精神呢?本人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以心存恭敬、彼此尊重、互相礼让为特色的礼文化,将“勿不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良恭俭让”“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尚往来”等传统礼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原则,与时代需要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现代人的行为规范,并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切实提高现代人的??人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失为提高国民公共文明素质的重要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份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①,“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②。
二、礼文化在国民公共文明素质提升中的转化利用
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礼最早是祭祖祈福的典仪,经过周初伟大思想家周公的改造创新,成为规范周代政治、社会、日常生活的精神原则和行为规范。后世儒家以《周礼》《礼记》《仪礼》等“三礼”和《论语》《孝经》等经典,丰富和发展了礼的价值观、制度体系、仪节形式,使之成为全民族共同遵奉和追求的主流思想。在儒家看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礼既是区别于异域文化的根本性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脱离动物野性成长为文明民族的主要象征,更是传统社会人们修身养德、由普通人成长为君子、进而成圣成贤的重要阶梯。③在历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礼文化对于传统社会人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照护.pptx VIP
- 电力设计软件:CDEGS二次开发_(6).CDEGS模型创建与编辑.docx VIP
- 《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规范 第2部分:医学影像会诊中心》.docx VIP
- 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2025年).docx VIP
-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 通线(2023)8001.docx VIP
- 电力系统设计软件:CDEGS二次开发_(5).CDEGS模块深度应用.docx VIP
-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1年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pdf VIP
- 本科药理学教学大纲(72学时).doc VIP
- 2024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