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光中的鹤庆民歌
鹤庆,唐?樊绰《蛮书》记作“俄坤”,称谓与现代白语同,系汉字记白语,是“鹤箐”及“白鹤双双”的意思。其他古书或记作“蒙统罗”、“漾共川”、“漾弓鹤川”、“野共州”、“谋统部”等。鹤庆文化发达,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和集中。鹤庆文化地域特点突出,民族特色浓厚,在境内各族人民之间长期流传的传统民歌蕴藏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优美动听,各具特色,影响深远,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是一座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宝库,亟待保护、开发、利用。这里,谨就鹤庆各族传统民歌的情况作一综合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白族民歌
鹤庆白族人称唱白族民歌为“吉课”或“嗯课”,“吉”、“嗯”为唱,“课”为曲子,意思是“唱曲子”。曲子是白族的,但一般词句用汉语唱。这一点很迷糊人,因此有些人误认白族民歌为汉调,认为用汉语唱的就是汉族民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两个民族交往只能用一种双方都听得懂的语言表达意思。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在鹤庆早就形成多数白族人会说汉话(官话),而只有个别汉族人能说白族话的现象。因此,唱白族民歌一般都用汉语唱,以便双方都能听懂,久而久之就形成即使双方都是白族人也用汉语唱的普遍现象,或半用汉语半用白语的“汉潺潺白课课”,即“汉一句句,白一句句”的歌唱现象。
鹤庆白族民歌又称田埂调、对口山歌、民家调或白族调。一般以“阿妹依――”为开头引子,两句一联,中间加一句衬词。有的也以“色庸胎――”)(白语小妹子的意思)为开头引子。对唱双方根据口口相传的传统歌词或即景生情即兴顺口而编的歌词随编随唱,你唱我和,此起彼伏,丝丝入扣,一联紧追一联,不容停顿地对唱下去。唱词结构以一唱一答七言二句为主,也有长达几十字一句的,句式自由。修辞方法多用拟人、比喻、夸张,其中夹以许多方言土语,如称“去”为“克”,称“的”为“尼”,称妈为“嫫”等,不一而足。内容多为情歌,男女对唱,情意绵绵,内涵极为丰富。男女对唱,一般是男方唱一句女方答一句,中间有衬词,称“叶子”或“花点子”,很有情趣。如:
男:阿妹依――
唱个小曲逗逗你,
实话一句说给你,
看你有心不有心。
女:阿哥依――
有心哪怕山隔路,
给是喽,妹尼哥,
无心哪怕两对门。
开头“阿妹依――”、“阿哥依――”为引子,高亢粗犷,主要起呼唤,引起对方注意的作用,这是双方相隔较远时的唱法。双方聚拢时,引子的唱法又变得柔和抒情,富有情意。中间“实话一句说给你”、“给是喽,妹尼哥”为叶子,优雅动听,缠缠绵绵,主要起抒情作用。
白族民歌句式有长有短,不讲究对仗押韵,内容广泛,歌唱自由。一般传统内容和句式如:
相交要学田头秧鸡那小对,随到一处一齐飞。
相交要学桃子剥皮心一个,莫学石榴剥皮心眼多。
相交要学长流水,细水长流不断根。
相交要学千年藤子绕尼万年树,拆开要等树倒藤断根。
丽江雪山千年白,兄妹相交万年青。
千年不干洱海水,万年不变兄妹心。
又如:
一出大门想起你,心中树木望成人。
东山萝卜西山菜,哪天才得一园栽。
东山画眉西山鸟,哪天才得同路飞。
想你想得肝肠断,望你望得眼睛花。
吃饭想你打破瓷花碗,吃酒想你打破玉绿杯。
隔山喊你山答应,隔河喊你水应声。
山高还有人行路,水深还有渡船人。
最长的白族民歌句子长达数十字。如甸北田埂调长句:
阿小妹尼色庸胎――
那时阿哥有钱,一两百,两三百,三四百,四五百,五六百,六七百,七八百,八九百,吊把尼墨你拿克(去),
给是喽,哥尼妹,
这时阿哥无钱,上山挖疙瘩(树根),走你门前过,你手挟山草,脚踏门槛,身靠门枋,眼睛闭噜闭噜,眯笑眯笑不理哥。
田埂调可以清唱,也可以用小三弦、笛子、柳叶等伴奏,悠扬缠绵,引人入胜。“哥在高山打唿哨,妹在门前低头笑”。田埂调一般只有在田间野外对唱,不能在家中唱,更不能与有血缘关系的至亲对唱,不然被认为是“没规矩”、“没家教”。
白族民歌用汉语唱者又可分为甸南调和甸北调。甸南调流传在金墩乡和松桂、六合、中江一带,一般以“阿妹依――”、“阿小妹――”为开头引子,曲调高亢嘹亮,几里外都听得清楚。甸北调流传在草海、辛屯一带,一般以“小妹子――”、“色庸胎――”为开头引子,曲调清脆悦耳,优雅缠绵。白族民歌用白语唱者,有西山“阿勒勒”等。西山“阿勒勒”以“阿勒勒――”为开头引子,有时一联只有一句,高亢有力,响亮异常,在山谷间久久回荡。西山阿勒勒不仅西山白族人爱唱,附近的彝族黑话人也非常喜欢唱。
鹤庆白族传统民歌是鹤庆白族人民的“天籁”,是鹤庆白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白族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