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犯罪心理研究和测试技术在侦查中应用
犯罪心理研究和测试技术在侦查中应用
摘 要:心理支配行为,犯罪行为的发生反应着犯罪人的心理。犯罪心理分析则是通过运用心理学相关原理分析犯罪行为遗留的心理痕迹,从而了解犯罪分子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借助仪器记录犯罪嫌疑人在测试时的脉压、呼吸以及皮肤电阻,通过形成的图谱判断其内心活动。在侦查中正确的运用犯罪心理分析及测试技术不但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抓住嫌疑人的心理弱点帮助审讯顺利进行,更能够起到预防犯罪甚至预测犯罪的作用。
关键词: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测试 侦查
犯罪心理学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犯罪。它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定义更为全面:研究与犯罪和司法有关的心理活动,以及揭露、打击、矫治和预防犯罪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的科学。与定义相对应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犯罪心理学以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为研究对象,广义的犯罪心理学认为,与犯罪有关的心理现象均为其研究的对象。[1]从犯罪心理学为侦查提供相关线索与证据的作用来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更为全面、能够最大发挥犯罪心理学研究作用。除研究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外,我们应当将被害人的心理、证人的心理、侦查审判的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与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同等对待。因为犯罪行为不是孤立的行为,它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而社会又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犯罪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影响的是犯罪行为人,更是对受害人、证人有着非常之大的影响。
一、犯罪心理分析
(一)何为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分析是指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分析犯罪行为,根据其行为判断犯罪分子的心理痕迹、个性特征、案件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条件的心理学侦查技术。
(二)犯罪心理分析技术的原理
1、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心理是指客观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是脑的机能,同时也是客观现实的能动的、主观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源泉。而心理指导着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心理的外化。[2]所以,人的行为其实是由于客观现实影响而形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犯罪心理学专家根据能够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推断其个人成长环境、家庭环境、性格特征甚至穿着。
2、心理与影响制约其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人的心理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和影响。人的心理受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客观现实对心理的影响之大以及制约,在当今社会已被广泛认可,不用再作赘述。
3、个性与个性形成的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个性是指在人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生活实践形成的,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3]个性一般受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影响,后天环境的影响对人的个性特征形成影响较大、较深刻。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以及自我意识。在这四项内容中,自我意识对个人的个性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不论是自我意识还是气质、性格和能力都受到外界环境的极大影响。大环境因素包括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社会风气、失业和贫困以及各类丑恶现象和犯罪条件。小环境是指我们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工作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等。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的个性都会受到我们所处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影响。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历史发展
20世纪初期,犯罪心理学于美国出现。犯罪心理学刚出现时被人们称为”测谎”技术。最初由美国的一些私人”测谎”专家使用能测量并记录人在紧张状态下的肌肉收缩和血容量变化的仪器私下开展测谎业务。1921年,加州伯克利市警察局首次在犯罪案件调查中应用了测谎技术。[4]官方的使用,相当于对该项技术的承认。这一举动有力地推动了测谎技术的发展。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概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又称刑事司法心理测试技术。它是根据人心理活动及其与生理活动之间相互关系,在正确分析案情和案犯心理活动的基础上,运用认知综合测试法编制测试题,通过专用心理测试系统,实时同步记录被测人对主试言语问题的多项心理生物反映变化,进而评判心理痕迹对应相关度,从而帮助甄别判断嫌疑人与案件关系及案件有关情况的犯罪心理检测技术。[5]
(三)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原理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建立在人的认知经历及其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科学仪器设备对人心理生物反映的检测。测试时,被测人戴上能够反映其脉压、呼吸和皮肤电阻的测头,主测人通过观察被测人在回答其问题时的各项生理指标判断被测人的心理活动,进而为侦查、审讯提供依据。因此,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及其心理活动的规律,是科学研究和正确应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基础和依据。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的,之所以还有冤假错案发生,是由于主测人在应用这项技术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澳大利亚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启示.doc
-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我国启示.doc
- 激光原位测量式氨逃逸仪表在托电公司应用.doc
- 激光对点器在煤矿井下测量中应用.doc
- 激励-从观念到应用――浅谈企业员工动机激励.doc
- 激励学生思维 构建与谐课堂.doc
- 激发中职学生写日记兴趣尝试.doc
- 激发PLC专业课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探索.doc
- 激发农村高中生写作兴趣策略.doc
- 激发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