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略论城乡生态连体结构和循环体系
略论城乡生态连体结构和循环体系 [摘 要] 我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国,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分析了为何会出现“倒逼”现象的几点重要因素,提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城乡生态连体结构与循环体系,并提出了生态连体结构与循环体系的框架、内容、意义以及实施方法,对解决我国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城乡生态结构;倒逼机制;循环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应当从客观规律和总体布局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这也是优化城乡生态环境的基本出路。从全面看,随着城镇化的迅速扩展,必然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要实现经济上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必须同时优化城乡生态连体结构和循环体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应视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一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1 大自然“倒逼”城乡生态连体治理
人们经常讲“倒逼机制”,实际上正是客观规律对人们的规导。在一切规律中,最大的“倒逼”莫过于自然规律对人类行为的制约。这些年来,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短路”,使得生态灾难愈加突出。其中,城市生态劣化凸显“倒逼机制”的前端。
1.1 由“密集”带来的污染弊端
城市是人口、工业、交通、消费及一系列服务业、文化活动最密集的“聚峰”,而生态文明建设滞后使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国,现在也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使得诸多城市连续几个冬春笼罩于充满过量PM2.5的雾霾之中;水污染使人们无法直接饮用到安全的水,让本来缺水的我国雪上加霜;以往常见的垃圾站已经变成四面隆起的“垃圾围城”;光电辐射、噪音污染以及损害人类健康的诸多有害因素也在密集发作;加上因为疏于监管带来的食品、药物安全问题,使得居民处处担忧,不知所措;各级政府虽然已着手采取多项治理措施,然而积重难返,一系列“倒逼”现象仍在以重拳敲打着我们,迫使城乡综合治理。
1.2 城市人口承载率被挤压削弱
现今中国社会存在“两头挤”的情况,一头是人口过于密集,一头是大量侵占耕地。按照自然规律,生态环境与人类也有一定的供求关系,基于居民健康生存的需要与自然界给予的综合供给之间的矛盾统一,土地对于人口也有相对的承载率限制。专家设定土地承载率极限是:市区人均用地大城市为80―100平方米,中等城市为90―110平方米,小城市为100―120平方米。然而我国许多城市却远低于此,特别是高楼林立的大城市,室内与室外空间之比小于1:0.1。这样就会造成自然供给率匮乏,如空气中的氧气不足,氮、碳过浓,供水困难等。如果一个小城镇要发展成几十万人的中等城市,由于人口过度密集,会产生“热岛效应”,使气候失调,灾害突发(例如降水量大于农村)。从另一方面说,假设城市无限扩张,又会大量侵占耕地,这几年各类城市扩大了4―5倍,有一个小城市竟然扩大了200多倍,这必然造成人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不和谐。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城乡规划,提高生存质量。
1.3 城镇需要广大的周边空间来提供生态营养和“免疫力”
城市不是绝缘的孤岛,而是整个国土有机整体上的一个“器官”,受周边区域的制约。分布广袤的农村本身是一个吸碳释氧的巨型海绵体,森林、草原、湿地、海洋、雪山、沙漠等都能影响城镇生态状况。就城镇分布空间而言,1990年到2010年我国城镇面积由1.22万平方公里增长到4.05万平方公里,占整个疆域面积(含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由1%增加到3%以上,约为1:40。但多数城镇又集中于中东部特别是沿海一带,面积比约为1:1.5,假如没有广大农村提供氧气、水源来大量稀释化解水、气、物各种污染,没有河流、湿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调节气候,那么城镇便不堪重负。反之,假如周边环境恶劣,也会造成巨大的负效应,京津唐地区的雾霾、沙尘暴、水污染及恶劣气候就是鲜明的例证。所以,城镇作为整个疆域的一个子系统(器官),必定要依托有机整体特别是广大农村提供生态营养和“免疫”功能。要优化城镇生态环境,特别是大城市,必须同时优化城乡连体的生态系统和机制。这正是自然规律“倒逼机制”要求我们的,也是城乡一体化应有的内涵。
2 城乡生态连体结构与循环工程
2.1 城镇需要构建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
我国目前地级以上的城市有288个,其中人口超过400万的特大城市14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127个,并构成9大城市圈,生态问题都比较严重。为化解即将来临的生态危机,除全国统一治理(兴修森林草原,治理江河湖泊海洋污染等)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各城镇尤其是中心大城市要构建各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