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中医护理学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中医护理学教案

教 案 2010 ~ 2011 学年第 一学期 课 程 名 称 中医护理学 开 课 系 部 中 医 系 开 课 教 研 室 中医教研室 授 课 教 师 李 芳 职 称 助 教 授 课 班 级 2009级 护 理 班 学 生 人 数 710人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务 处 制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中医护理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绪论 授课教师 李芳 所属系(部) 中医系 所属教研室 中医教研室 职称 助教 授课时间 2011年2月25日 第1周 星期五 第5-7节 授课时数 3学时 授课班级 护理 专业(本科√ 专科□) 2009 级 护理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中医护理学》 刘革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6月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熟悉】 熟悉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了解】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式□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其他□ 教学手段(请打√选择):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中医学发展概况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战国至两汉时期,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难经》一问一答形式解释了《黄帝内经》中81个疑难问题,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尤其在脉诊和 针灸治疗方面。 《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中药学奠基性著作。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四部经典著作的出现,使中医学术界有了统一的学术范式,从而使医学 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 魏晋隋唐时期 晋.王叔和—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 《脉经》 晋.皇甫谧——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 隋.巢元方— 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 唐.孙思邈 —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2)宋金元时期 宋. 陈无择 ——《三因极一 病证方论》 创立了“三因学说” 提出:外因六淫、内因七情和不内外因 总结了宋以前的病因理论,对以后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又称刘河间)。倡导了火热论 —“ 寒凉派”。 学术观点:“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 提出: “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攻邪派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 提出: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补土派”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提倡:滋阴降火—“滋阴派”。 (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 创“戾气”说 指出:温疫病的病因是“戾气”,而非一 般的六淫病邪。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吴瑭(字鞠痛)著有《温病条辩》,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辩证理论。 王清任(字勋臣),著有《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 (4)近代和现代 ① 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 如:曹炳章的《中国医学大成》 ② 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医。 如: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二、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护理学的发展与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走过了相似的历程,护理学与医学原本是“混沌”一体的,但现代护理学于19世纪的中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中医护理学在医学中具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地先后开办中医护士学校及中医护理学习班。 1958年,中国第一部中医护理专著《中医护病学》问世;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中医院校开始招收高等护理专业; 2003年起,中医院校开始招收中西结合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以“辩病、辩症与辩证护理”相结合为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