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初步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初步研究

四川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初步研究   摘要:本文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四川省平原区和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以地下水总补给量来表征平原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以河川基流量来表征山丘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进一步查清四川省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配置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缓解我省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和保障我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量;分布;四川省 地下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在我省特别是平原区,地下水在生活饮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和维系良好生态与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各地纷纷打井扩泉开采地下水,局部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废污水过量排放和面源污染的不断加剧,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危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刻不容缓。在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的今天,进一步查清四川省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缓解我省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促进和保障我省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东与华蓥山东缘为界,西与青藏高原相依,北与秦巴山区连接,南与云贵高原为邻。行政区划上,分别与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和陕西七省(区、市)接壤。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7°21′~108°30′,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km、南北宽921km,幅员面积48.43万km2。 四川幅员横跨我国东西两大构造域,西部为地槽区,东部为地台区。前者沉积了厚达万米以上的复理石建造,出现大量的酸性岩浆岩活动及区域变质;后者是一个有6000~8000m 碳酸盐―碎屑岩盖层的准地台。地台区内以台拗为中心形成盆地,四周围限着各种类型的褶皱带和台缘坳陷带。这一区域大地构造格局严格地控制着四川的地貌发育史,西部槽区发育成由北西向南东倾斜的高山高原区,东部台区发育成为盆地,盆地边缘的褶皱带和台缘坳陷带发育成侵蚀切割十分剧烈的中、低山山地。以上区域构造、地貌条件既控制着我省大地自然地理单元的区划,也控制了我省不同水文地质类型的组合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形成,使全省十分明显地分为川东盆地、盆周岩溶山区、川西南山地和西部高山高原区四个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 四川省地貌类型齐全,地势复杂多变,既有盆地、平原、丘陵类型,又有山地、高原类型,整个地形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切割强烈。高山、极高山地貌主要集中于西部,中山分布于凉山、盐源及盆周地区,高山、极高山和中山约占全省面积74.6%,低山、丘陵分布于东部盆地内,约占全省面积21.3%。平原则主要分布于成都附近、安宁河河谷、西部高原,主要有成都平原、彭眉平原、峨眉平原、安宁河谷平原、盐源盆地、石渠高原河谷、红原――若尔盖草原等地约占全省面积4.1%。 2 水文气象 2.1 河流水系 四川省境内河流除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河、白河属黄河水系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在长江水系中除川东北边境的汉江支流任河直接出境外,其余都从四周汇入境内长江,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及长江干流等。全省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1229条,500km2以上河流325条,1000 km2以上的146条,10000 km2以上的17条。东部盆地区主要河流有岷江、青衣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西部高山高原区主要河流有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 全省水资源二级区有7个:金沙江石鼓以上、金沙江石鼓以下、岷沱江、嘉陵江、宜宾至宜昌、汉江、黄河龙羊峡以上。 全省水资源三级区有14个:玛曲以上、直门达至石鼓、雅砻江、石鼓以下干流、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干流、沱江、广元昭化以上、涪江、渠江、广元昭化以下、赤水河、宜宾至宜昌干流、丹江口以上。 2.2 降水 全省1956~2005年多年平均年降水m3,平均年降水深为978.8mm。受季风环流和复杂地形地貌的综合作用,我省总的降水特征是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在空间上:根据1956~2005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分析,东部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多于西部高原,盆周山地多于盆地丘陵。盆周山地一般为1000~2000mm,盆地西缘山麓尤其雅安的荥经一带形成一个1400~2400mm的高值带,其中大相岭高值中心尤为突出,达到2500余mm为全省之冠。盆地西缘山麓及北川―雅安―峨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