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退热疗效评价.docVIP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退热疗效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退热疗效评价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退热疗效评价   【摘 要】目的:比较交替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与单独口服布洛芬的退热疗效. 方法:对单独口服布洛芬降温不明显或者热退又升,需要重复使用退热药的患儿,交替使用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种退热药.结论:交替使用退热药效果明显优于用单种退热药物效果。不仅可以使体温将至正常的时间缩短,同时也减轻了发热及药物副作用对小儿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持续高热;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28―02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我院儿科门、急诊每年接诊的患儿中因发热就诊的患儿占就诊总人数的30~35%。持续发热可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出现精神及食欲不振、呕吐等。特别是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高热常易致惊厥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患儿及家长高度紧张。因此,选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成为治疗儿童发热,尤其是持续高热的关键。我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56例发热患儿使用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的退热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门诊留观及住院的108例肛温大于38.5℃的患儿,其中男性56例,女性52例,年龄6个月~12周岁,平均(6.81±1.71)岁。入选条件:(1)所有患儿均为感染性发热;(2)首次发热就诊,肛温均超过38.5℃;(3)所有患儿在发病后均未使用任何退热剂、抗感染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非感染性发热及原因不明发热。(2)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对乙酰氨基酚过敏。按随机和双盲原则将患儿分成2组,即交替组(A组)和单药组(B组)。两组分别为56和52例,2组成员的年龄、性别、体重、原发病构成,起病时间及发热程度如表1所示,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的构成情况(x±s) 项目 A组 B组 项目 A组 B组 例数 56 52 原发病构成 平均年龄(岁) 7.02±1.35 6.43±1.89 上感 16 15 平均体重(kg) 20.57±4.72 21.19±3.94 急性支气管炎 10 11 起病时间(天) 1.27±0.43 1.29±0.35 支气管肺炎 14 12 发热程度 急性扁桃体炎 12 10 38.5-39℃ 16 15 急性胃炎 2 1 39.1-40℃ 22 21 急性肠炎 1 2 超过40℃ 18 16 其他 1 1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抗感染、补液及物理降温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以美林混悬液与尔宁混悬液交替使用,美林(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每1ml含布洛芬20mg,按1次5~10mg/kg给药,尔宁(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每1ml含对乙酰氨基酚100mg,按1次10~15mg/kg给药,如患儿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则两者每隔4h交替使用,B组单独予以美林(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每1ml含布洛芬20mg,按1次5~10mg/kg给药。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无效2个等级。有效:治疗后2天(48h)内退热,无回升或减为低热;无效:用药后2天体温不减。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发热是由细胞因子和中枢神经系统介导的,机体对疾病的适应性反应。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复制,增加干扰素的产生,提高白细胞的抗菌活性。但高热也有不利的一面,可增加耗氧量,无氧代谢增加,内环境失调,导致细胞损伤,可致血清α-羟丁酸脱氧酶、肌酸激酶明显升高[1],心输出量增加,加重患儿心脏负担。且3岁以下婴幼儿高热易引起惊厥,导致脑神经损伤。据报道在各类小儿惊厥中,高热惊厥占约30%,高热惊厥患儿智力低下和癫痫的发病率分别是正常儿童的5倍和7倍[2]。可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退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美林混悬液中主要成分为布洛芬,是目前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退热药。布洛芬抗炎解热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前列腺素是一种内源性的致热原和炎症介质。布洛芬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充血肿胀[2]。布洛芬的吸收迅速完全,口服生物利用度为80%,T1/2为1~2h。尔宁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苯胺类解热镇痛药,主要功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起到镇痛作用,并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产生解热作用,口服后约1h血药浓+S9jumikeiEieWGsuWIuua/gOe7k+WQiOaJi+azleaMieaRqeW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