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共振和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研究.docVIP

生物共振和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共振和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研究

生物共振和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仪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检测仪及UniCAP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对53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 533例患者中,生物共振法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71%,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43%。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组比较:除豚草和鱼类外,余5类/组过敏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共振检测与血清sIgE检测的符合率在47%~83%之间,其中尘螨、花生的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2%和47%,其他过敏原的符合率均在69%以上。 结论 生物共振与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具有一定的符合性,蒿草、豚草、尘螨是本地区常见的过敏原。 [关键词] 生物共振;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 [中图分类号] R446.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1-24-04 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变态反应临床工作中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是确定患者为何种过敏原致敏。过敏原检测是变态反应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快速,准确,价廉的检测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追求,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仪因势应运而生。我们对533例以生物共振检测仪检测过敏原的变应性疾病患者进行相关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旨在探求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的变应学诊断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10月,就诊我院53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男219例,女314例,年龄 3~79岁,平均33岁,年龄≥20岁占77%,病程1d~50年,平均3.7年。 1.2 方法 1.2.1 生物共振检测 采用德国产BICOM2000生物共振检测仪,通过红外感应扫描测试系统,依据检测程序先在患者手指的特定能量传导位点(信息点)进行基础阈值测试,根据能量数值变化,超过基础阈值即可确定变应原及反应强度。检测结果判定:以所测过敏原电阻值发生改变并接近50,即可确认该物质为阳性检出;反之,电阻值无变化,则为阴性检出。 1.2.2 血清sIgE检测 检测种类 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患者意愿,对生物共振阳性检出患者进行针对性及目标性血清sIgE检测,对生物共振阴性检出患者进行目标性血清sIgE检测,针对性检测血清sIgE种类有11种,目标性检测血清sIgE种类有43种。 检测方法 采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提供的uniCAP100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以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sIgE检测。常规空腹静脉取血5mL,静置1h,离心1500~3000r/min,将血清移至另一试管中,-20℃保存留用。待检sIgECAP中加入待检血清,孵育30min,洗去未结合部分后,加入酶标二抗,室温下孵育2.5h,冲洗后加入底物反应10min,以终止液中止反应,将生成的可释放荧光标记物质洗脱至阅读板,读出荧光值,经计算机得出血清sIgE含量。结果判定:按sIgE抗体价0.7kU/L阳性,上限为100kU/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3.0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种检测方法比较采用x2检验,显著性水准为P0.05);豚草、鱼类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近年来BICOM2000生物共振治疗仪由德国引入中国,国内多家医院拥有此类检查。其临床诊断价值亟待循证评价,本着科学求实精神,我们对就诊我院(含少数外院)生物共振检测患者征得其同意,对其进行过敏原血清sIgE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研究显示:百康生物共振治疗仪与UniCAP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符合性。生物共振较血清sIgE假阳性率高,这可能与其易受环境因素干扰和操作人员水平影响有一定关系。对于单项过敏原IgE定量检测,UniCAP法最准确,但其收费高,不适合初诊患者的过敏原筛查[9]。百康生物共振系统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无不良反应;同时不强求变应原标准化,并可对患者自带的任何物品进行检测,检测前无需停药[10]。目前,临床常用的皮肤点刺试验、血清sIgE检测、皮内试验等过敏原检测方法,由于注册方面的问题均处于停滞状态,生物共振检测或可作为患者(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进行过敏原初筛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 Ricci G,Capelli M,Miniero R,et al.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llergom etrictests,skin prick test,Pharmacia UniCAP and ADV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