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石晚年禅境诗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王安石晚年禅境诗特点

论王安石晚年禅境诗特点   [摘 要] 王安石晚年的禅境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多为后人称道。本文旨在探讨王安石晚年的禅境诗的特点。 [关键词] 王安石;禅境诗;内容特点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4-0053-05 王安石(1021-1086)是中国11世纪杰出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少负绝异之资,于经史百家诸子之书无所不窥;中年治事立言,以淑世济民为宗;晚年退隐金陵,深研佛经,皈依佛法,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更加高深的境界。荆公晚年诗作中,成就最大、最为后人所推重的,当属那些禅境诗。什么叫“禅境诗”?笔者以为,禅境诗又可称为禅趣诗、禅味诗或禅悟诗。这类诗蕴含禅理、禅机、禅趣,以事明理,以物显道,以形而下明形而上,无禅语而有禅趣,寓禅理而无禅迹,造语圆融,自然清新而又含义深邃。这样的禅诗,笔者统称之为“禅境诗”。这里还必须区分一下“禅境诗”与一般的佛(禅)诗。一般的佛禅诗大多是指直接以佛(禅)理、佛(禅)语、佛(禅)典入诗的佛禅诗,因诗人倾心于佛教(禅宗),希望可以用诗阐明佛(禅)理。这类诗最大的特点是直奔主题,比喻浅明,说理简单明了,词显意尽,不含言外之意。而“禅境诗”则不然,这类诗作的特点为:无禅语而蕴含禅意、禅趣,无说理的迹象而蕴含禅理,明禅理而富于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即事即理,心境开悟,心物相契,表里澄明。笔者觉得:禅趣诗、禅境诗、禅味诗、禅悟诗,这些诗应该属于一类,都有上述共同的特点,都可用“禅境诗”一词概括,都是意境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之作,都创造了一种物我浑然、表里澄澈的境界,都含蓄凝炼,意味深长,蕴含一种深邃之美。本文主要探讨王安石禅境诗的内容特点。 王安石的高妙的禅境诗大约有300来首,主要集中在晚年。细读荆公晚年的禅境诗,不难发现这类诗主要是以自然山水诗为主。这些诗若以内容题材为标准再细分一下,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诗人游览佛寺、咏怀佛迹的诗作或者诗人在佛寺中读书、会友、居住,感于大自然的美妙和庙宇的庄严灵秀而抒发心声、富含禅意的诗作,这些诗可被称作“禅寺造访诗”。另一类是“山水禅意诗”,这类诗主要是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山水,从诗中体现一种意趣、禅趣的诗作。第三类是“心境开悟诗”,此类诗多纯写心境、心情,在静思中体会禅意。下面用具体的诗作分析,来体会一下荆公禅境诗的内容特点。 一、禅寺造访诗 “禅寺造访诗”在王安石诗作中占有一定的数量,笔者大致统计了一下,大约有七十多首,其中常见到的佛寺名有:定林寺、光宅寺、法云寺、齐安寺、八功德水庵、半山寺、定林院昭文斋、草堂寺、清凉寺、清凉寺白云庵、大佛寺、章义寺、祈泽寺、定力院、龙泉寺、证圣寺、醴泉观、台城寺、龙华院、退居院、景德寺、净相寺、正觉院、落星寺、长干寺、法喜寺、金山寺、栖霞庵、华藏院、宝乘寺、慧聚寺、灵山寺、山谷寺等等。 下面列举数诗分析之,请看下面这几首《光宅寺》: 《光宅寺》 ?然光宅淮之阴,扶舆独来坐中林。千秋钟梵已变响,十亩桑竹空成阴。昔人倨堂有妙理,高座翳?天花深。红葵紫苋复满眼,往事无迹难追寻[1]。 《光宅寺》 今知光宅寺,牛首正当门。台殿金碧毁,丘墟桑竹繁。萧萧新犊卧,冉冉暮鸦翻。回首千岁梦,雨花何足言[2]。 《光宅寺》 齐安孤起宋兴前,光宅相仍一水边。蜂分蚁争今不见,故窠遗垤尚依然[3]。 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中注解:“按《建康志》:光宅寺,本梁武故宅,天监六年,舍宅作寺。昔云光法师讲《法华经》于光宅,每有花如飞雪,满空而下,讲讫即升空而去。”[4]“光宅寺,梁武帝宅也。其北,齐安寺,隔淮,齐武帝宅也。齐安寺,今为妙静寺,在城东门外,前临官路,后徙置高垄,面秦淮,南唐升元中建。”[5] 王安石这几首《光宅寺》在集中分属不同的卷数,细细品读,大致可认为不是一时之作。这座寺庙为南朝梁武帝故宅,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出,王安石对六朝兴亡感慨颇多,隐隐蕴含着一种尘缘如梦、人生如梦、往事成空的出世之思,透显着一种淡淡的佛禅之意。又如《与道原步至景?寺》也含有这种思想:“前时偶见花如梦,红紫纷披竞浅深。今日重来如梦觉,静无余馥可追寻。”《传灯录》记载:“陆亘大夫见南泉,南泉云:老僧见一株花,如梦相似。陆当下有省。”[6]此即岁月不居、浮生若梦、万物成空之意。世间如梦如幻,如露如电,镜花水月,不可捉摸,故无所求。心无所求,则一念不起,清净空寂,这正是佛家的思想。 定林寺亦是王安石晚年经常休憩之地,定林寺中的昭文斋还曾是王安石的书房,在这里留下了许多王安石参禅会友的印迹。考之王安石诗集,与定林寺有关的诗作竟有十几首,下面仅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首: 《定林寺》 众木凛交覆,孤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