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
第2章 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 本章内容 2.1 微生物发酵与制药 2.2 制药微生物生长与生产关系 2.3 制药微生物菌种的建立 2.4 培养基制备 2.5 灭菌工艺 2.6 微生物发酵培养技术 2.7 发酵工艺过程的控制 2.8 抗生素生产工艺 2.9 氨基酸发酵生产工艺 2.10 维生素生产工艺 2.1 微生物发酵与制药 一 发酵概念 发酵概念:通过微生物培养而获得产物的过程。 发酵种类:用产品说明,冠以产物名而成,如青霉素发酵,维生素发酵;发酵工程按需氧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初级代谢产物:在初级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包括各种小分子前体、单体和多糖、蛋白质、脂肪、核酸等。生长所必须的。几乎所有生物初级代谢基本相同。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 次级代谢产物:比较复杂的化合物,不是细胞生长必需的,对生命活动有意义(抗逆境条件)。抗生素,毒素,色素。 发酵制药种类 微生物菌体发酵 微生物菌体发酵是以获得微生物菌体为目的,如:面包的酵母发酵、单细胞蛋白发酵(利用各种碳源)、真菌类(各种蘑菇、冬虫夏草)、生物防治剂(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可以毒杀鳞翅目、双翅目害虫)。 微生物酶发酵 微生物酶发酵是以获得酶为目的的发酵,如青霉素酰化酶,用于半合成青霉素时,制备中间体6-氨基青霉烷酸。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初级代谢产物:氨基酸,核苷酸,维生素,有机酸。 次级代谢产物:最主要的是抗生素。 微生物转化发酵 利用微生物的一种或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为结构相关的更有价值的产物的生化反应为转化发酵。 制药微生物的种类 生产药物的天然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和丝状真菌三大类。 细菌主要生产环状或链状多肽类抗生素,如芽孢杆菌(Bacillus)产生杆菌肽(bacitracin),多黏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产生黏菌肽(colistin)和多黏菌素(polymyxin)。细菌还可以产生氨基酸和维生素,如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rum)产生谷氨酸,大小菌生产维生素C。 放线菌主要产生各类抗生素,以链霉菌属最多,诺卡菌属较少,还有小单孢菌属。生产的抗生素主要有氨基糖苷类(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四环类(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等)、放线菌素类(放线菌素D)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螺旋霉素、柱晶白霉素)和多烯大环内酯类(制霉菌素、抗滴虫霉素等)。酸性、碱性和中性,但以碱性为多。 真菌的曲菌属产生桔霉素,青霉素菌属产生青霉素和灰黄霉素等,头孢菌属产生头孢霉素等。脂环芳香类或简单的氧杂环类,多为酸性化合物。 发酵制药的基本过程 2.3 制药微生物菌种的建立 新药生产菌的选育 自然分离 自然选育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技术育种 基因组shuffling技术 2.8 抗生素生产工艺 一 概述-发现 1929: Fleming在葡萄球菌培养皿中,污染的霉菌周围出现透明的抑菌圈。 杀菌物质,断言太不稳定,无法分离并用作药物。 ??1939:牛津病理家Howard Florey化学家Ernst Chain,Norman Heatley。发酵瓶培养霉菌,培养里提取,测活性,青霉素结晶。 发展 1940:8只鼠注射链球菌,提取物对4只治疗。未经治疗鼠在24小时内死亡,治疗鼠存活数天至数周。 1941年2月开始治疗第一批人类病人。 1943:威斯康辛大学小组,取得突破 生产菌表面培养:几十个单位。 深层培养产黄青霉:100U/ml。 X、UV诱变育种:1000-1500U/ml。 不产色素变种:66000-70000U/ml 目前:85000U/ml。 概述-作用机理 细胞壁合成中的肽多糖合成的第三阶段 肽多糖的D-丙氨酰-D-丙氨酸二肽类似物 竞争性与转肽酶结合,使转肽酶不能催化多肽链之间的交联。 生长中的细胞有效,静止细胞无效 高效、安全的抗细菌感染药物 概述-应用 临床抗感染治疗: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细菌及螺旋体等。毒性小,但需要皮试。 各种半合成抗生素的原料:氨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乙氧萘青霉素头孢菌素母核。 二 青霉素生产菌的生物学特性 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osogenum 孢子:绿色和黄色 菌落:平坦或皱褶,圆形。 发酵条件下的生长过程 第1期:分生孢子萌发,形成芽管,原生质未分化,具有小泡。 第2期:菌丝繁殖,原生质体具有嗜碱性,类脂肪小颗粒。 第3期:形成脂肪包涵体,机理贮藏物,没有空泡,嗜碱性很强。 第4期:脂肪包涵体形成小滴并减少,中小空泡,原生质体嗜碱性减弱,开始产生抗生素。 第5期:形成大空泡,有中性染色大颗粒,菌丝呈桶状,脂肪包涵体消失,青霉素产量最高。 第6期:出现个别自溶细胞,细胞内无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