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干将莫邪》同步学案 语文版.docVIP

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干将莫邪》同步学案 语文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干将莫邪》同步学案 语文版

23 干将莫邪 文言文句式 【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2)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等标志性词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隐含被动义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3)倒装句。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结构后置四种。 (4)省略句。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5)固定句式。例如“不亦……乎”“得无……乎”“如……何”“然则……”等。 01  积累运用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干将(gān jiāng)  莫邪(yé)  重身(chóng) 汤镬(huò) 踬目(zhì) 自刎(wěn) 2.词语积累——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客以剑拟王(C) A.制订  B.杀人  C.比画  D.计划 (2)当于汤镬煮之(A) A.在 B.被 C.从 D.自 (3)客曰:“不负子也。”(C) A.耽误 B.负担 C.辜负 D.负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何哭之甚悲耶? 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啊? (2)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那位陌生人说:“(我绝)不会辜负你的。”在这时候(赤的)尸体这才倒下去。 4.按提示要求,简要分析文章中“赤”这一人物的形象。 (1)从“赤”不惜自刎献头这一行动可以看出他性格的刚烈,报仇的坚决。 (2)从“赤”的人头被煮时“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5.关于本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干将莫邪》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出自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B.此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C.本文作者干宝,字令升,西晋文学家、史学家,新蔡(今河南新蔡)人。 D.干将,春秋时吴国人,作为造剑的名匠,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一雌一雄两把宝剑。 02  课内精读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王即购之千金(重赏捉拿) (2)两手捧头及剑奉之(进献)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乃问其母曰      此乃勇士头也 B.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即购之千金 C.汝若生子是男 子年少 D.是必烂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A.于是,就/是,动词;B.就/立刻、马上;C.孩子/你;D.这,这样)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烧煮头颅,三天三夜煮不烂。头跳出开水锅,瞪大眼睛非常愤怒的样子。 (2)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那位陌生人拿宝剑向楚王比画一下,楚王的头随即掉进开水中;那位陌生人也砍下自己的头,头也掉进开水里。 9.文末两次用“拟”,而不直接用“杀”或“砍”,“拟”是“比画”的意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拟”说明“砍头”轻而易举,更能说明宝剑锋利无比。 10.结合课文内容,你认为“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客”具有侠士风范,是一位“言必信,行必果”的英雄侠士。 03  拓展阅读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①?且陛下春秋②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③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④?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⑤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⑥汤镬⑦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⑧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⑨与武决⑩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释】 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