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高温胁迫的研究进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植物高温胁迫的研究进展

关于植物高温胁迫的研究进展 目 录 一、基本知识介绍 二、常用仪器 三、研究进展 一、基本知识介绍 胁迫(stress):又称为逆境,指对植物产生伤害的坏境。 分类: (1)生物胁迫:包括病害、虫害和杂草; (2)非生物胁迫:包括寒冷、高温、干旱、 盐渍等。 高温胁迫:是指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并超过一段时间,对作物生长和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Wahid A, Gelani S, Ashraf M et al) 为什么要研究植物的高温胁迫? (1)气候模型预测:全球将来的温度将会持续升高。全球平均气温从1990到2000年已经增加了0.6℃,预计到2100年将会再增加1.4-5℃。(Sharkey 2005) (2)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CO2和CH4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全球气温持续升高。(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 2007)    (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第一工作组于2007年 2月 2日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明确指出 ,近100 年(1906-2005 年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 0.74℃,预计到21 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1.1-6.4℃。(IPCC 2007) 因此,研究植物的高温胁迫就势在必行!!! 三、研究进展 (一)高温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在逆境条件下光合作用的改变通常认为是植物遭受逆境损伤的首要生理过程。(Chaves M, MarocoJP ,PereiraJS) 高温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已经在很多植物种类中得到证实。例子如下: Berry and Bj?rkman1980年在高等植物上做高温胁迫实验发现:高温胁迫与电子传递干扰导致的PS‖的光化学效率降低、固定CO2以及同化量减少有关; Law and Crafts-Brandner1999年在棉花和小麦上做叶绿素荧光分析和rubisco酶活性实验,表明Calvin 循环活性在高温下比PS‖的光化学效率更敏感。 金松恒、郑炳松等2010年,以大叶黄杨幼苗做实验材料,研究发现:在高温条件下,rubisco酶活性和PS‖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量(ФPS‖)均减少,而叶绿素荧光的能量依赖性猝灭却增加了。 Bukhov et al 1999实验表明:在适度高温下类囊体膜变得可透过,造成光子泄露和RuBP(核酮糖-1,5-二磷酸)的再生; 然而,Haldimann and Feller 2004年用橡树叶做实验表明:在高温下,类囊体膜没有明显破坏。 因此,严格说来,高温如何抑制光合作用仍然需要继续讨论。 (二)高温胁迫对植物叶片生理生化 特性的影响 1、对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影响 相对含水量是反应植物水分状况的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存状态以及抗逆性能力。Levitt指出 在不同环境胁迫作用下植物体内的水分,都会受到影响 植物会出现脱水现象。 2、对叶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郭培国等认为夜间高温胁迫下,水稻植株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 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而后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则活性下降; 卢琼琼等用大豆幼苗做实验表明:随着胁迫温度逐渐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先增加,超过一定阈值后减少。 何晓明等以黄瓜做材料研究表明,无论是耐热品种或不耐热品种,高温胁迫均可以使其SOD酶活性提高,其中耐热品种酶活性提高的幅度较大。但陈火英,张建华等以萝卜做材料和彭永宏,章文才等以猕猴桃做材料发现,高温胁迫后无论是耐热品种或不耐热品种SOD酶活性均下降,只是耐热材料的下降幅度小于非耐热材料。 据我看的文献,对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还没有定论;过氧化物酶(POD) 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而后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则活性下降; 3、对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 脯氨酸是最重要和有效的有机渗透调节物质之一 。几乎在所有逆境条件下都会造成脯氨酸的积累。在逆境下Pro的作用:(1)作为渗透调节物质,保持渗透平衡,防止失水;(2)与蛋白质结合,增强蛋白质的可溶性和减少可溶蛋白质的沉淀,保护生物大分子的稳定。(Buchanan, Grui --ssen和Jones,2002) 张念念等研究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希蒙得木叶片Pro含量极显著增加。 卢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