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科学论文:拨云望月有奇效 导学撩拨是精品
拨云望月有奇效 导学撩拨是精品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重心已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会学”、“学会”,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导学案的使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堂因激扬生命而美丽,教学因问题生成而精彩,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则决定了教学效果的质量。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它使新课程课堂教学熠熠生辉。
[关键词] 问题 自主 问题 导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重心已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的如何“学”。让学生“学会”推进到“会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传统的讲授式“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我要学”。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教学同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导学案的实践教学。
“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教师的“导”是为学生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笔者结合导学案的实践经验,认为必须要重视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处理学生在学中生成的新问题。本文试如何巧设自主问题、撩拨问题生成、搭建导学平台,从而推进初中科学课导学案使用的实效性谈些看法。
一、巧设自主问题——众里寻他千百度
“先学”,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首先是提出学习目标,并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这时就要求教师做好“导”, 如果说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那么问题设计就是导学案设计的主线。整个设计贯穿了问题主线这一原则。那问题如何设计呢?
1.问题设计要有精度
?所谓精度,就是在问题设计时,要基于教学的具体目标? 过去的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师满堂灌的倾向。我们的一些老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一味地讲,往学生的头脑中填塞知识,而不去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倾向,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合作探究式教学,课堂上因此也出现了满堂问的情况,老师一个接一个地问,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答,看起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也背离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疲于应付。
2.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所谓梯度,就是在问题设计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高度。学生认识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有效实施。问题设计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是《酸的通性专题复习》的教学片断,7个问题的设计有明显的梯度:
(1)一瓶浓硫酸和一瓶浓盐酸,可用哪几种方法来鉴别?利用的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学生:挥发性、脱水性、密度、加入氯化钡溶液、溶解性、气味……
老师:请归纳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出示一瓶酸溶液后提出问题:你能用几种方法来鉴别它是不是酸溶液?
学生回答后,老师继续提问:请归纳出酸的通性
(3)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什么?
(4)出示一瓶溶液,让学生设计方案来证明这瓶溶液是盐酸溶液?
(5)出示盐酸溶液后提出问题:盐酸溶液中有三种微粒,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哪种微粒?
(6)根据酸的通性,请你写出制取硫酸镁的化学方程式
(7)归纳小结
3.问题设计要有深度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偏重于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只具有初步的意识。而开放性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尽可能地避免单纯的判断性问题,要多用疑问性问题、发散性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受到启迪、得到锻炼。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设计了很多这一类的问题:①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要测量一栋大楼的高度,你有哪些方法?②签别水与食盐水,你有哪些方法?③如果声音的传播速度变为1m/s,将会出现什么情况?④假如没有细菌,自然界将会有什么结果?⑤如果地球上没有重力,将会出现哪些现象?……利用它们的开放性特点,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也可让学生进行辩论,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只是手段,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才是目的,问题的设计应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知识点中,我们教师只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