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第一学段词语教学探微
将词语教学进行到底
——语文第一学段词语教学探微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指词语教学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根据学生的学情更深入地落实词语教学,使学生不仅知道课文用了哪些词语,还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运用,又是怎样进行表达的。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积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直观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而词语是生活图景的抽象符号。因此,我通过展现、观察画面,进行动作表演等直观感性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理解,让抽象的词语成为鲜活的画面、成为充满童趣的动作。
1、借助媒体
这是指图文结合,通过运用画面及各种媒体,让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感受,从而来理解词语。如:课文《荷叶圆圆》中把荷叶比作小蜻蜓的停机坪,“停机坪”一词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较为陌生,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出示小蜻蜓的画面,提问:“立在荷叶上,展开翅膀的小蜻蜓像什么?”学生齐答:“像飞机。”接着教师出示飞机场画面,提问:“小飞机停在哪里?” 学生齐答:“飞机场。”,教师继续引导“飞机场上小飞机停靠的地方叫‘停机坪’。小蜻蜓停在荷叶上说------”学生齐读:“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教师并没有简单直白地向学生解释词语,而是通过两次出示画面,分别让学生直观感受蜻蜓和飞机的相像,以及停机坪的样子,再通过想象,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词语,还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课文中的这个比喻,可谓一举两得。
2、动作演示
这是指通过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词语。永正老师在《梅兰芳学艺》一课,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拜师”时就采用了这一方法。于老师说:“我发现有一位小朋友读到‘拜师学艺’时做了一个动作,而且指的是拜师,但是做得不太像。想一想‘拜师’做什么动作?”一生边读边作揖。于老师又说:“瞧,她的表情动作多好!她是这样拜师的,你能不能想出别的动作来拜师?”一生边读边跪下来。于老师小结:“是啊,过去拜师就是跪下的,这叫‘行拜师礼’。”
“拜师”这个词对现代孩子来说有距离感,于老师通过让大家做动作的方式,使学生联想起平时在电视、书籍中看到过的作揖、下跪等画面,来理解词语。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拜师”有了感性的理解。
二、比较分析
在词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能使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同时,能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识字能力。
1、分析字形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着生动、形象的特点,有些汉字通过观察字形就能了解其字义。如:笔者在课文《蜗牛搬家》中教学“甭提”一词,首先出示“甭”字,“小朋友,通过看字形能猜出它的意思吗?”一生回答“我能猜出‘甭’是‘不用’的意思。”笔者继续引导:“你真能干!看字形猜字义也是我们识字学词的一个好方法。那么‘甭提’就是------”学生自然就明白了“甭提”就是“不用提”的意思,同时也学到了看字形理解词义的方法。
2、分析词素
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抓住词语中的关键词素,然后再据词定义也是教学词语的好方法。王雷英老师在《鞋匠的儿子》一课教学词语“开怀不已”和“名门望族”时,首先介绍解词方法:“王老师打算教给大家一些解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先查后连,抓住关键字来据此定义。”同时出示:开怀不已1、止,罢了;2、已经,已然。名门望族1、往远处看;2、名望、声誉。学生思考后发现 “开怀不已”的“已”应该选第一种意思,连起来解释为开怀不止,高兴起来没有约束。“名门望族”的“望”应该选第二种意思,连起来解释为有名望有声誉的人家。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过这样的尝试,相信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碰到这一类可以用词素分析法习得的词语,也就能触类旁通、自求得之了。
3、比较说明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一些较生僻的或某些专业领域的词语不甚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咬文嚼字,简单比较、说明就能让学生心领神会。如:《最大的“书”》是一篇介绍岩石的科普文,其中“雨痕”、“波痕”两个词,是词语教学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先请学生读读勘探员叔叔的话,从文中找出“痕”就是“脚印”、“足迹”的意思,使学生对词语进行初步感知。接着笔者引领学生读黑板上的词“脚印”、“足迹”,通过联系上下文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白“雨痕”就是雨点的脚印,“波痕”就是波浪的足迹,然后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是岩石了,我来问问:岩石岩石,很久很久以前谁来你这儿做客呀?”一生答:“雨点来过了。”笔者接着问:“哦,雨点留下的脚印就是------”生继续答:“雨痕。”“岩石岩石,很久很久以前还有谁来你这儿做客呀?”“波浪来过了。”“波浪的足迹就是------”“波痕。”轻松愉悦的对话,对词语进行了形象的比较和说明,学生也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