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南:汪曾祺笔下的少年形象.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燕南:汪曾祺笔下的少年形象

江西师范大学 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汪曾祺笔下的少年形象 Concerning WangZengQi′s young image 姓 名: 刘燕南 学 号: 0705010156 所在学院: 文学院 所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颜敏教授 完成时间: 2010年4月 摘 要 汪曾祺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出生于士绅世家,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在家人的百倍呵护下度过了一段金色童年。在以后的几十年创作生涯中,他以这段丰富性童年经验为原型创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少年形象,值得读者欣赏与回味。本文特选取一批少年形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其前后期少年形象的对比,挖掘人物本身蕴含的思想、个性,并从现实经历、文化积淀、师承关系三方面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以此来反映作者对人生积极、年轻的心态。 关键词:汪曾祺、少年、赤子之心 Abstract WangZengQi is a famous modern novelist and essayist in China. Born in a gentry’s family, he has received formal conventional education and has lived a childhood under the care and favor of his family. Based on his rich childhood experiences, he creates numerous impressive teenager characters in decades of writing, which are worthy of appreciating and reflecting. This thesis deeply analysis several teenager character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ir figures, approach their thoughts and specific characters. Besides,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reasons from three aspects: actual experiences, cultural heritage, media determinist explore, and by this way to reflect the author’s active youthful attitude toward life. Key words: WangZengQi、young、innocent heart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 言 1 一、少年形象的异同点 1 1、共同点 1 2.不同点 3 二、书写少年的原因 5 1、现实经历 5 2、文化积淀 7 3、师承关系 7 结 语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引 言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汪曾祺的小说、散文等总能带给读者一种独特的韵味,他为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并以其独特个性彰显于现当代小说之林。在他笔下无论求学时的昆明还是下放时的张家口抑或家乡苏北,一幅幅民间世界的图景缤纷多彩、蕴含丰富;内容看似平淡无奇,实际却铭刻人心。汪曾祺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他曾谈到“一部短篇小说,就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情感形式,是人类智慧的一种模样。”作者用饱蘸同情的笔,利用短短的篇幅成功塑造出众多颇具看点的凡人小事,刻画出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普通人,让人为之动容。他的很多小说,虽然创作时间不一样,但其中都出现了各具风貌的少年形象。曾经丰富的童年生活转化为汪曾祺作品体系的一种创作思路。 一、少年形象的异同点 汪曾祺小说创作纵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时期,六七十年代因为政治原因而停止了小说创作,转向“样板戏”的编写,这也就是他创作的分水岭。为了方便对比研究,这里把他六十年代之前创作的小说称为早期作品,八十年代后的小说为晚年佳作。世事变迁,虽有过打击、中断,但汪曾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初衷,用文字去展现小人物的幸福、悲苦生活。尤其在他笔下出现的一系列富有强盛生命力的少年们,都是很有特点与代表性的。 1、共同点: 汪曾祺写的少年都是社会底层勤劳能干的劳动人民,他们身上闪耀着美好人性的光芒。的确,他们中有做学徒的、卖点心的、种庄稼的、甚至还有当和尚的……汪曾祺也曾说:“我的小说写得都是普通人、平凡事”,他确实善于以挚爱和亲切之笔去挖掘少年身上的人性美。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