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数中的重要定理与公式及其证明(二)
在第一期的资料内我们总结了高数前半部分需要掌握证明过程的定理,由于最近比较忙,所以一直没来得及写。现将后半部分补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泰勒公式(皮亚诺余项)
设函数在点处存在阶导数,则在的某一邻域内成立
【点评】:泰勒公式在计算极限、高阶导数及证明题中有很重要的应用。对于它们,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记住常见函数()在处的泰勒公式,并能利用它们计算其它一些简单函数的泰勒公式,然后在解题过程中加以应用。在复习的前期,如果基础不是很好的话,两种不同形式的泰勒公式的证明可以先不看。但由于证明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还是很常用的。因此把它写在这里。
证明:
令
则我们要证明。
由高阶无穷小量的定义可知,需要证明。
这个极限式的分子分母都趋于零,并且都是可导的,
因此用洛必达法则得
再次注意到该极限式的分子分母仍趋于零,并且也都是可导的,因此可以再次运用洛必达法则。
不难验证该过程可以一直进行下去,
运用过次洛必达法则后我们可以得到
由于在点处存在阶导数,由导数的定义可知
代入可得。
证毕
注:这个定理很容易得到如下错误的证明:直接用次洛必达法则后得到
错误的原因在于定理条件中仅告知了在点处存在阶导数,并没有说明在其它点处的阶导数是否存在。就算其它点处的阶导数也存在,也不一定连续,也不一定成立。
希望大家注意。
2)泰勒公式(拉格朗日余项)
设函数含有点的某个开区间内有直到阶导数,则对内任意一点,都成立
其中,其中介于和之间。
【点评】:同上。
证明:
令
则我们需要证明。
由于,因此
易知,满足柯西中值的条件。因此,由柯西中值定理可知,在和之间存在一点使得
而
因此,此时仍然有。
则。
易知,仍满足柯西中值的条件。因此,由柯西中值定理可知,在和之间存在一点使得。
由于在和之间,因此也在和之间。
容易检验,上述过程可以一直进行下去,使用过次柯西公式后即可得到
。
证毕
注:在计算极限或确定无穷小量的阶时,一般用到皮亚诺余项的泰勒公式;在做证明题时用拉格朗日余项比较多。两种泰勒公式的条件是不同的,其中拉格朗日余项的条件更强,结论也更强。
这两个定理的证明,如果基础不太好一时接受不了的话可以先跳过,到下一阶段再看。
3)定积分中值定理
设函数在区间上连续,则在积分区间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下式成立:
【点评】:积分中值定理是定积分比较定理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的推论,它在是证明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基础,在整个微积分中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同时,证明题中对该定理的应用也比较常见,通常会和微分中值定理结合使用,考生首先应该熟记该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另外,考试中还出现过与该定理证明方法类似的证明题。因此,该定理的证明过程也是需要掌握的。该定理的证明过程教材上有,因为比较重要,也为了方便大家,在这里写一下我的证明过程
证明:
由于在区间上连续,由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值定理可知:在区间上可以取到最大与最小值。设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则有。
则有,也即
两边同时除以可得。
可知是介于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之间的一个数。
由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可知,能取到上的一切数。
因此在积分区间上存在一点使得:。
也即。
证毕
附:下面是02年数三的一道证明题,证明方法与本定理很类似,大家可以试一试。
【02年数三 6分】:
设函数在上连续,且。试利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证明存在一点,使得。
4)积分上限函数的导数
如果函数在区间上连续,则变积分上限函数在上可导,并且它的导数是
【点评】:这个定理的重要性不用强调了,考试中也直接考到过它的证明。由于是对定理的证明,因此要证明的导数等于只能用定义,对于大家强化导数的定义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证明:
由导数的定义可知,本定理等价于证明。
而
由于在区间上连续,因此由定积分中值定理可知:存在介于与之间的使得,
则。
由于介于与之间,因此当时,。
又由于在区间上连续,可知。
也即。
由导数的定义可知。
证毕
5)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如果函数是连续函数在区间上的一个原函数,则
【点评】: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又名微积分基本定理,是因为它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成功地联系起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卤代烃》课件之二精品.ppt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ppt
- (科教版) 高二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设计.doc
- 《生活与哲学》教案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2课时孙逸豪提供高二政治课件教案人教版.doc
- 2008—200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doc
- 2008年黑龙江省高职学院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烹饪营养与卫生模拟试卷二含答案.doc
- 2010高二年级理科组工作计划.doc
- 2013~2014工业园中学高二物理第二次月考.doc
- 2013-201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生评语.doc
- 2013-2014学年湖南省益阳市安化三中高二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