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家长会4.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一家长会4

给家长的建议—— 9、星期六、星期天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星期六的白天、晚上、星期日的白天) 星期天不能小于5小时的学习时间。 10、偏科的同学最好找老师辅导。平时一定要多问,大胆地问。 11、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通力合作协调,不单单是学校的任务。 12、一定要给自己的子女明确的目标。 * ——701班家长会 议程安排 一、班级期中成绩分析 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家长探讨的问题与建议 三、答家长疑问 四、个体“会诊” 班级平均分 年级平均分 年级排名 语文:80. 28 75.21 1 数学:83.03 83.96 7 英语:77.46 75.48 4 科学:85.65 85.64 6 96 10 378.5 丁钲洋 85 9 383.5 倪凯丽 80 8 386 许 婷 75 7 390 沈梦娇 57 6 397 费鹏远 46 5 403 孙佳丹 36 4 407 王霏蝶 27 3 411 沈 烨 18 2 416 谢红丽 5 1 427 李永杰 年级位次 班级位次 总分 姓名 1 118 李永杰 科学 4 114 谢红丽 英语 16 111 裘超奇 数学 1 102 沈 烨 语文 年级位次 分数 姓名 学科 期中成绩分析 1.成绩不够稳定、波动大 2.学科不平衡,薄弱学科明显 理性地看待分数、位次 宣小婷、曹怡丹、沈佳波、许 婷 杨鑫波、蒋汉铭、朱佳琦、宋灵丹 裘超奇、曹怡丹、倪凯丽的语文,方志明、蒋汉铭、费鹏远、王霏蝶、沈梦娇的数学、姚菁媛、沈佳波、裘超奇、杨鑫波、胡高威的英语,沈佳波、丁钲洋、宣小婷、孙佳丹的科学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第一类:“一字”型,成绩相对稳定。 第二类:“波浪型”,在一定的位次徘徊。 第三类:“W”型,波动大。 此类学生目的性明确,懂事、勤奋、踏实,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学生,该做的要做的都会认真去完成,成绩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 此类学生有一定上进心,也肯努力也会努力,但学习主要就是以完成老师的作业为主,但缺少方法,很少主动去剖析自己、反思自己。 此类学生目的性不够明确,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浮躁、懒惰、不肯下大力。一次考差,老师分析、家长批评,促一促,下次成绩有所提高。一次考好,有点沾沾自喜,又下滑,如此循环…… 学习上存在通病: 4. 不会自主学习。早上进了教室不知道背诵什么,自修课不知道做什么效果更加好,只知道赶作业,做作业只不过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很少去问老师不会的地方。 1.作业马虎,差错多,选择题乱猜,做不出的就不动脑子而空在那里; 2.老师讲评时没有认真听课,讲评过的练习没有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导致已做过的练习屡做屡错; 3.学习压力过大,对学过的知识再度温习,有点模糊,因而着急、焦虑,心理负担重。 5.考完后常久久不能走出失败的阴影,不能冷静分析分数背后的原因。 和家长共同探讨的问题:(正确对待考试的成绩) 你关心过孩子的学习吗? 1、你翻过孩子的书本吗?(你知道他/她书本上的难点重点都做出记号吗?) 2、你检查过孩子的作业吗?(他们的作业都完成了吗?有没有空白的?错了有没有订正?他们的作业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吗?) 3、你知道孩子喜欢哪门功课吗?为什么他喜欢这一门功课而不喜欢另一门功课? 4、每次考试过后他会主动告诉你成绩吗 ?为什么? 1)你知道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喜欢他吗?和同学的关系好吗?他是否喜欢他的老师和同学? 2)你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吗?孩子经常和你说心里话吗?他在学校里受到委屈会告诉你吗? 3)你埋怨孩子不听话的同时有没有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原因?孩子成绩不理想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帮助过他?有没有打个电话问一下老师:我的孩子这门功课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你的孩子快乐吗? 给家长的建议—— 1.密切注意孩子的动态,适时调节孩子的情绪,关心孩子. 2.经常与您的孩子保持联系,多了解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3.要相信老师的作用,碰到问题,经常和老师商讨对策. 4.采取多种方式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 5.对有缺陷的科目要立即采取措施补救(即补偏)。 6.不要给孩子配手机。 7.让孩子远离游戏和无益的课外读物。 8.尽可能每天检查孩子学习情况。 1、老师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及教育问题;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