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则徐与李纲的爱国为民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林则徐与李纲的爱国为民思想   【摘 要】林则徐与李纲都是从福建走出的民族英雄,他们虽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他们的爱国为民思想一脉相承。文章通过对林则徐与李纲在不同时期的爱国为民之举的探讨,论述了他们爱国为民思想的相通之处。   【关键词】林则徐 李纲 爱国爱民 思想   在福州西湖公园内有一座李纲祠,祠内供有李纲像,“神光炯炯,严正温毅”。祠堂内题有一联句,“进退一身关社稷,千古英灵镇湖山”,此联是林则徐为纪念宋朝抗金英雄李纲而题写的,高度概括了李纲在两宋之际的作为,肯定了其人其事对后人的影响。林则徐与李纲均为闽籍先贤,从林则徐重建李刚祠并亲自撰写对联,足见其对李纲的崇敬之情。两人虽然前后相隔有700多年,却在爱国为民方面思想高度一致。   一、勤政务实,利国利民   1823年,林则徐时任江苏按察使,他整顿吏治,改革审讯程序,亲自审案,甚至微服私访,亲自动手验尸,四个月内就处理了大部分积案,被江苏百姓颂为“林青天”。1833年,林则徐在江苏巡抚任上,江苏接二连三的天灾使得全省六十三个州县受灾,灾民四处流亡,饿殍遍野。林则徐连夜写下3000多字奏折并单衔上书,提出“民为邦本”,“多宽一份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请求皇帝缓征赋税。他带头捐资,征集大量善款,公开、公正放款,并修备“丰备义仓”,以丰收之粮备以荒年之需。林则徐为官事必躬亲,政声斐然,特别在水利事业方面,他主持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及大江南北,被誉为“近代大禹”。   在官无日不治事,无日不见客,亦无日不亲笔墨。李纲与林则徐一样勤政为民,未尝懈怠一日。1127年,宋康王赵构在南京建立南宋政权,任命李纲为尚书丞相,想利用他的威望来稳固新朝廷。新朝廷中众多官员直言反对李纲为相,李纲也深知抗金救国之难,但他在危难之际摒弃个人恩怨,提出抗金救国十策。通过李纲精心筹划和实践,南宋国力增强,政权得以稳定。绍兴五年(1135年),李纲针对时弊提出改革,上书六事,长达万言。李纲一生虽几度进退,但晚年仍写下《病牛》一诗,表达了愿用自己辛勤、劳碌换来众生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富足的无私期盼。   二、注重战备,保国安民   1839年,林则徐从美国的旗昌洋行购买英国商船“甘米利治号”并进行改装,在船上安装大炮34门,将其变为一艘军舰。1840年林则徐在广州时预见英军将要入侵,便提前做好战备工作。他坚信“民心可用”,果断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并亲自赴狮子洋校阅兵勇。他连续为水师调集和购备船只,催促怡良办理火药。在林则徐以四品钦衔革职镇海的一个多月里,他在当地官员陪同下,四上招宝山,数出镇海口,不避艰险,察看形势,对炮位安设、海防加固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他与龚振麟等人一起研究在广东搜集到的制炮图,并结合地形,用34天时间研制出4000余千克重,可360度自由旋转的四轮磨盘炮车。   出将入相,文武兼备。在面对外敌入侵前,李纲也积极备战,不仅多次上书进献抗金计策还积极组织百姓恢复生产、做好战备。他先后主持了招军筑城,缮治器甲,充实仓库,储备粮食,催发钱粮等工作。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定都临安府(今杭州),为加强江防,李纲设水军抗金,创制防沙平底船,后人尊其为沙船始祖。这种船方首方尾平底,甲板宽敞,型深小,吃水浅,可在沙滩上行驶,驾驭轻便快捷,适用于浅海或内河。绍兴二年(1132年),李纲任荆湖广南路宣抚使兼知潭州(今长沙),他依照南朝齐祖冲之、唐李皋的遗制,在长沙开始制造车船,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车船使用的鼎盛期。绍兴五年(1135年),车船正式编入宋廷水军序列,为宋军抗击金军入侵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迎难而上,护国护民   十九世纪初,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仅从1799到1839年,英国就从中国掠走白银3到4亿银元,朝中爆发了“驰禁”与“严禁”之争。1839年,林则徐作为严禁派的代表,在民不聊生、派系斗争激烈、国家危难的艰难之时,挺身而出,不仅在湖北武汉大规模禁烟,并上奏直言:“鸦片毒害日甚一日,若犹泄泄视之,数年后,中原将无御敌之兵,将无充饷之银……”道光帝连续八天八次召见林则徐,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赴粤禁烟。林则徐临危受命,奔赴南粤查禁鸦片,他所做出的虎门销烟的壮举给予英国沉重的打击。封疆大吏林则徐不顾个人安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令人肃然起敬,体现了一个爱国者的博大胸怀。   同为在朝之臣,李纲也曾临危受命、奋勇直前,以一身任天下之重。两宋朝臣,正如李纲所说:“奉公者少,营私者多,殉国者稀,谋身者众。” 1119年,开封发大水,贪官污吏把持朝廷,乌云蔽日,满朝上下无人敢吐实情,关键时刻官职渺小的李纲站了出来,上书徽宗赵佶。李纲不仅请求采取紧急措施拯救灾民,还针对当时朝廷内外存在的腐败现象提出整改意见,然而徽宗不但没纳忠言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